萊姆病的常見治療與預防思路:維他命D或成關鍵

抗生素之外的另一個觀點

影片講者自述經常被蜱蟲叮咬,但未再出現萊姆病;他不鼓勵或反對抗生素,只提出另一角度:抗生素同時會殺死好菌,或令免疫力下降,部分人治療後出現慢性疲勞、纖維肌痛,甚至自體免疫問題。

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鎂+鋅免疫輔助配方產品

👉🏻https://iherb.prf.hn/l/6l5JZXx/

高質唔一定要貴!過百款iHerb產品,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,仲閃電8小時到貨!

蜱蟲與螺旋體:不是每一隻蜱都致病

蜱蟲品種逾900種,只有部分攜帶可致萊姆病的「螺旋狀細菌」。並非所有這類細菌都會致病。蜱蟲唾液具麻醉作用,不易察覺;但一般需要約36–48小時才可能把病原傳入人體,因此每日檢查全身及頭髮很重要。早期或見輕微紅腫,其後可能出現「靶心狀」皮疹,但並非百分百確診。

螺旋體的免疫「躲避術」

這些細菌可鑽入缺乏免疫細胞的組織,亦可入侵心臟(心悸、心律不整等)。它們能在被吞噬細胞包圍後仍靠防禦機制存活,引發強烈免疫反應與連帶發炎損傷。講者回憶初次感染時,出現後腦嚴重發炎、劇烈頭痛、全身痠痛及極度疲勞。

維他命D與免疫:受體或被下調

影片指涉病細菌有能力影響維他命D受體;維他命D對整個免疫系統(包括單核細胞)非常關鍵,能提升具抗菌作用的胜肽。講者同時提到:單核細胞接觸螺旋體時,干擾素水平上升,顯示其可能參與更廣泛的防禦功能。治療後仍有症狀的「治療後萊姆病」,可能與維他命D吸收受阻、免疫被抑制有關。

兩個維他命D系統:免疫所需更高、且要「每日」補給

影片區分兩套維他命D系統:

  • 鈣質/骨骼系統:由血液中的維他命D維持,所需量較低。
  • 非鈣質系統(免疫、神經、心肌、腸道、抗發炎等):更倚賴每日來自陽光、食物或補充劑的維他命D

骨骼系統所需劑量較少;免疫系統可能需要更高(影片以萬位國際單位作參考)。血液中的維他命D可維持約3星期;但來自陽光/食物/補充的那部分只約24小時,故必須天天補給。同時,螺旋體據稱能把維他命D受體下調至原本的五十分之一。

個人做法與建議配套

講者長期攝取較大量維他命D,認為這或是自己未再發病的原因之一;若懷疑感染,他會把維他命D提升至更高劑量。他同時強調共同營養因子的重要性:補充維他命D3時需同時配合鎂、維他命K2、鋅,避免高劑量D導致這些營養相對不足。另建議以日本虎杖(Japanese knotweed)支援免疫,並多用蒜頭

牙源性感染的潛在關聯

影片指出,螺旋體曾在牙齒下方組織被發現;若有牙根膿腫或根管治療後的隱蔽感染,細菌或可在下顎骨內潛伏並外漏,長期影響心臟與免疫,持續引發發炎。為此,他建議尋求生物/全人牙醫檢查。

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鎂+鋅免疫輔助配方產品

👉🏻https://iherb.prf.hn/l/6l5JZXx/

高質唔一定要貴!過百款iHerb產品,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,仲閃電8小時到貨!

結語:把握黃金時間,同步強化免疫

影片總結,萊姆病處理不止於「殺菌」,更要「護免疫」。每日自我檢查把握36–48小時的空窗、把維他命D作為免疫核心並每天補足,配合同步補充鎂、K2與鋅,再加上日本虎杖與大量蒜頭,同時留意牙源性感染,都是降低風險與後遺問題的關鍵步驟。

 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ey_3NipMRY

Youtube專欄: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