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他命D攝取量:為什麼600 IU遠遠不夠?

維他命D攝取量:為什麼600 IU遠遠不夠?

一般建議的600 IU夠嗎?

根據影片內容與多項研究觀察,600 IU(國際單位)的維他命D攝取量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足的。這個建議量主要是為了預防佝僂病而設,並未考慮現代人普遍面臨的吸收障礙、生活型態與健康需求。

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維他命D產品

👉🏻https://iherb.prf.hn/l/gxad45J/

高質唔一定要貴!過百款iHerb產品,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,仲閃電8小時到貨!

維他命D的來源與影響因素

陽光照射

  • 維他命D主要透過皮膚接受紫外線後,由膽固醇轉化為前驅物,再經腎臟轉化為活性型。
  • 影響因素包括:
    • 季節(冬季幾乎無法合成)
    • 緯度(越北越困難)
    • 衣著遮蔽、使用防曬乳
    • 膚色(膚色越深,需要照射時間越長)
    • 年齡(年長者皮膚轉化能力下降)
    • 體脂肪(肥胖者吸收效率低)

飲食攝取

  • 維他命D含量高的食物極少:
    • 野生脂肪魚(如鮭魚、沙丁魚)
    • 鱈魚肝油
  • 飲食障礙:
    • 養殖魚維他命D含量低四倍
    • 室內飼養的雞豬肉含量低三倍
    • 低脂乳製品含量低兩倍
    • 基改食物與除草劑(如草甘膦)會干擾吸收
    • 飲食中Omega-6過多、Omega-3不足也會降低吸收

身體吸收與轉化障礙

  • 腸道發炎、自體免疫疾病、感染
  • 胃繞道手術
  • 胰島素阻抗、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
  • 肺部疾病(如COPD)會提高需求
  • 缺乏鎂、鋅、維他命B6等輔助營養素
  • 膽囊或肝臟功能不佳,膽汁不足
  • 腎臟疾病影響活性型轉化
  • 維他命D受體基因缺陷(多型性)
  • 病毒會抑制維他命D受體,削弱免疫力
  • 他汀類藥物會抑制膽固醇,間接降低維他命D合成

建議攝取量與補充方式

  • 根據上述因素,影片建議一般人每日攝取約 10,000 IU 維他命D,才能維持正常血中濃度。
  • 若有吸收障礙或慢性疾病,可能需要更高劑量。
  • 若擔心毒性,可參考其他影片或諮詢專業醫師。

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維他命D產品

👉🏻https://iherb.prf.hn/l/gxad45J/

高質唔一定要貴!過百款iHerb產品,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,仲閃電8小時到貨!

結語:維他命D不只是補充,更是策略

維他命D的攝取與吸收受多重因素影響,600 IU只是最低門檻,遠不足以應付現代生活的挑戰。了解自身情況,調整生活方式與飲食,才是維持健康的關鍵。

 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1IBM2RzeBdg

Youtube專欄: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