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生素D唔止防骨鬆!抗炎、抗癌、抗自體免疫病,香港人要識補得夠!
你可能聽過維生素D有助骨骼健康,但你知道嗎?維生素D其實係免疫系統的「總指揮」,缺乏不但會引發慢性炎症,仲可能增加自體免疫病、癌症、病毒感染風險。Dr. Eric Berg 分享咗自己11年前維生素D只有21.1的經歷,背痛、頸痛、關節炎,全因缺D!
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營養品產品:
👉🏻:https://iherb.prf.hn/l/gx9bmz3/
高質唔一定要貴!過百款iHerb產品,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,仲閃電8小時到貨!
🧬維生素D與免疫系統的關係
· 維生素D參與人體約10%基因的調控(約2,500個基因)
· 幫助T細胞分辨「自我」與「非自我」,預防自體免疫病
· 維生素D不足會增加病毒感染、腫瘤、慢性炎症風險
· 研究顯示:癌症患者普遍維生素D偏低
⚠️ 血液檢測不等於細胞內有效
· 血液中測得的維生素D屬「非活性型」
· 真正發揮作用的是細胞內的活性型維生素D
· 有些人即使血液濃度正常,細胞仍可能「維生素D抗性」
🧠維生素D抗性的成因
· 基因缺陷(如炎症基因活躍)
· 感染(如萊姆病)會抑制維生素D受體
· 缺鎂、鋅、維生素K2 → 維生素D無法發揮作用
· 高壓力、高皮質醇、肥胖、糖尿病 → 降低維生素D效能
· 深膚色 → 陽光合成維生素D能力較低
📏建議劑量遠高於官方RDA
· 官方建議:每日600 IU(遠遠不足)
· Dr. Berg建議:每日8,000–10,000 IU
· 有研究指出:最佳劑量應為每日8,895 IU
· 高劑量(如50,000 IU)曾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病、青光眼等疾病
· 1940年有個病例用到1,000,000 IU治療佝僂病
🧪高劑量維生素D的安全性與風險
· 真正風險來自「鈣質過高」而非維生素D本身
· 解決方法:
o 避免補充鈣片,但可正常飲食攝取(如芝士、乳製品)
o 補充鎂,幫助調節鈣質
o 每日飲水2.5公升以上,預防腎結石
o 定期驗血:檢查血鈣與副甲狀腺素(PTH)
👶不同年齡的建議劑量
| 年齡/狀況 | 建議每日攝取量 |
| 一歲以下嬰兒 | 1,000 IU |
| 哺乳期母親 | 8,000–10,000 IU |
| 一歲以上兒童 | 3,000 IU |
| 青少年至成人 | 8,000–10,000 IU |
| 曬太陽者 | 可減少補充量 |
根據美國醫學研究院(Institute of Medicine)報告,每日10,000 IU屬安全劑量,無毒性風險。
🧾結語:維生素D唔止係補骨,更係免疫系統的核心
香港人長期室內工作、日照不足、壓力大,維生素D缺乏可能比你想像中更普遍、更危險。由今日開始,一粒維生素D膠囊、一杯電解質水、一匙芝士,為你免疫系統打好底線!
唔好等到病發先補救,識得預防,先至真正健康!💪☀️🧬
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營養品產品:
👉🏻:https://iherb.prf.hn/l/gx9bmz3/
高質唔一定要貴!過百款iHerb產品,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,仲閃電8小時到貨!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V0JzyNRvE4
Youtube專欄: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