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肉飲食 vs 每日7–10杯蔬菜:香港人必識的營養取捨與腸道平衡策略
Dr. Eric Berg 分享對「全肉飲食(Carnivore Diet)」與「高蔬菜攝取」之間的看法,指出兩者各有優勢,視乎個人體質與健康狀況。全肉飲食可改善胰島素、炎症與腸道問題,但長期缺乏蔬菜可能導致營養失衡。
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營養品產品:
👉🏻:https://iherb.prf.hn/l/55DL02l/
高質唔一定要貴!過百款iHerb產品,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,仲閃電8小時到貨!
�� 全肉飲食的優勢
· 零碳水化合物 → 降低胰島素、改善代謝症候群
· 減少纖維攝取 → 有助改善腸道蠕動慢、便秘、脹氣
· 適合SIBO(小腸細菌過度生長)患者 → 減少餵養壞菌
· 短期內可提升能量與消化舒適度
�� 蔬菜的營養優勢(以羽衣甘藍為例)
|
營養素 |
羽衣甘藍(1杯) |
雞肉(3盎司) |
三文魚(3盎司) |
|
鉀 |
375mg |
220mg |
300mg |
|
鎂 |
7% |
6% |
5% |
|
維他命B6 |
10% |
25% |
25% |
|
鐵 |
5% |
4% |
1% |
|
維他命C |
134% |
0% |
5% |
|
鈣 |
10% |
1% |
0% |
|
維他命A |
133%(β胡蘿蔔素) |
0% |
0% |
⚠️ 全肉飲食的潛在風險
· 缺乏維他命C → 疲勞、免疫力下降,症狀約3個月後出現
· 高蛋白攝取 → 可能降低壽命(若無節制)
· 缺乏植化素(Phytonutrients) → 抗癌、抗氧化能力減弱
· 鐵攝取過多(尤其男性) → 增加自由基、損害血管
�� 蔬菜中的抗營養素:雙刃劍
· 植酸(Phytic Acid) → 阻礙礦物吸收,但具抗癌作用
· 可穩定自由基(如羥自由基) → 減少氧化傷害
· 發酵蔬菜(如酸菜) → 減少抗營養素影響,提升益生菌
�� 建議策略:平衡為上
· 全肉飲食者:
o 建議加入器官肉(肝、腎、骨髓)補充微量營養素
o 可加入發酵蔬菜 → 補充維他命C與腸道菌群
· 一般人群:
o 建議每日攝取7–10杯蔬菜 → 提供鉀、鎂、維他命C、植化素
o 搭配適量動物性蛋白 → 建立完整營養結構
�� 結語:唔好再爭「肉定菜」,識得配合先至真正健康
香港人生活忙碌、腸胃易敏、飲食習慣多樣,全肉飲食與高蔬菜攝取唔係對立,而係可根據身體狀況靈活調整。由今日開始,一份器官肉、一碟發酵蔬菜、一個聆聽身體的習慣,為你營養打好底線!
唔好再被「單一飲食法」迷思困住,識得平衡、識得變通、識得實驗,先至真正健康!������
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營養品產品:
👉🏻:https://iherb.prf.hn/l/55DL02l/
高質唔一定要貴!過百款iHerb產品,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,仲閃電8小時到貨!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0cp8PuofaDk
Youtube專欄: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