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72家租客 / 72 Tenants of Prosperity》(2010)──昔日恩怨在街巷重演的港式喜劇
電影劇情內容
《72家租客》以香港旺角西洋菜街的商業競爭為舞臺,講述哈公與石堅兩家昔日結拜兄弟,因共同救助七十二名租戶而名聲相傳。但隨著時代變遷,他們在商場上反目成仇,從賣塑膠花、賣臭豆腐,到今日爭奪電器、手機行業的主導地位。兩家子弟在世仇之中產生新的情感牽繫,而租戶與街坊則被迫面對租金翻倍、商場收取苛捐的壓迫,以及神秘水彈襲擊的恐慌。為守護家園、捍衛商舖,七十二家租客最終不分潮汐,團結抗爭,共迎風雨。
演員與飾演角色
· 曾志偉 飾 哈公:昔日大義之人,在今日商戰中仍具影響力與話語權
· 張學友 飾 石堅:哈公昔日義兄,因愛情與利益反目多年
· 袁詠儀 飾 小桃紅/哈嫂:哈公與石堅爭奪的共同情愫核心角色
· 黃宗澤、鍾嘉欣、鄧麗欣、王祖藍 等領銜飾演兩家子弟輩角色,交織新一代的恩怨與愛恨
· 林家棟 飾 太子炳:包租公角色,在兩家與街坊間牽動權力對立
· 佘詩曼 飾 包租婆(八姑):擅長操控租戶與土地勢力,是權力遊戲中的一員
· 其他配角包括商戶、租戶、幫派勢力、街坊等,在影片中構築出旺角街頭的競爭網絡
所獲獎項與評價
《72家租客》上映後在香港取得不俗票房,累積約 HK$34,447,831。它在香港賀歲電影市場中具話題性。
在豆瓣評分約 6.7/10。影評多讚其陣容強大、致敬經典與港味街頭感;批評則著重在劇情鋪排過度繁複、人物轉折稍顯勉強。
電影的吸引點與特色分析
1. 致敬經典/創新重構
雖然名為《72家租客》,但故事非對 1973 年《七十二家房客》的直接翻拍,而是在致敬其精神的前提下,以全新情節與角色承繼,讓老港片元素與時代精神交融。
2. 商戰+街坊抗爭的融合主題
不只是個人恩怨,也涉及大業主欺壓、小商戶被迫遷之類的社會議題。電影在喜劇包裝下,融入對都市小人物處境與社會變遷的批判與同情。
3. 世代角色與愛恨重疊
哈公與石堅的舊怨,新一代子弟的情感線交錯,使得故事不只是宿怨對抗,也有愛情、和解與重建的可能。新舊代間的衝突與聯結是其情感厚度來源。
4. 街頭景致與場景製作
雖以旺角為背景,實際是在廠景搭建一條與西洋菜街相似的街道,其中許多細節、招牌、攤檔、橫額都勾勒出港式街巷風貌。這讓觀眾能感受「熟悉中異化」的味道。
5. 誇張喜劇風格與類型致敬
電影中穿插不少對其他港片、流行文化的諧仿與致敬(如《葉問》、《殺人犯》等元素),兼用誇張喜劇橋段調節張力,使娛樂性豐富。
6. 從命運到團結的情感升華
在租金暴漲、強迫拆遷、惡勢力壓迫中,七十二家租客最終選擇團結。一開始是為個人對抗,最後是為共同家園發聲,情感由對立走向合力抗爭,是影片的情感升華節奏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QppmM7ymck
Youtube專欄:华语老电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