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戲殺》(2024)/Xi Sha —— 在舞臺與謀殺之間的層層迷局
劇情內容
一代名伶被暗槍槍殺,祭出昔日戲院舞臺作為凶案現場。在頭七之夜,私家偵探「滿天飛」與多名嫌疑人一同被神秘「花臉」以及其手下劫持至老戲院。花臉聲稱若偵探無法在四小時內查出兇手,現場所有人將被殲殺以供亡魂祭祀。於是,在這座封閉空間中,人人藏有祕密、人人都在演戲。隨著一層層謊言被抽絲剝繭,真相不斷反轉,觀眾與角色一同在懸疑中分辨真假、命運與罪行。
演員及飾演角色
- 賈冰 飾 滿天飛:不按牌理出牌的偵探,負責主導整起案件的謎題推理。
- 喻恩泰 飾 童懷慈:嫌疑人士之一,其過去或許與被害者有隱秘關聯。
- 蔣夢婕 飾 雲思月:女演員身份,是被害人所在圈子裡的關鍵角色。
- 劉樺 飾 鮑仲山:劇中另一位嫌疑人,與其他演員角色有著複雜的交錯線。
- 于洋 飾 謝書誠:可能牽涉幕後動機與隱藏線索的一員。
- 李倩、牛信信、冯鑫垚 等演員亦參與演出,構成多個疑點身份與角色交互。
所獲獎項及評價
本片目前並無公開報導顯示它獲得大型影展獎項。
在觀眾與網評層面,其評價較為兩極。豆瓣上的評分為 5.4 分(滿分 10 分)豆瓣+1。支持者讚賞它在懸疑結構與反轉設計上的野心,認為它在密室謀殺+舞臺元素的結合上具新意;反對者則批評劇本在動機鋪排與人物刻劃上缺乏深度,有些反轉橋段過於生硬。
電影的吸引點與特色分析
舞臺與懸疑融合的設定
將戲院舞臺作為凶案現場,是這部電影的一大賣點。舞臺與表演本身就是「演戲」的象徵,而在這種類型的密室懸疑中,真實與表演更難分辨,增添謎題張力。
多線角色與諸多嫌疑人設計
片中每個角色都背負祕密,嫌疑人團體的設定使得線索交錯、反轉頻繁。觀眾在跟隨偵探邏輯的同時,也被不時的疑點所牽動。
時間壓迫感與封閉空間
限定四小時的倒計時、封閉的戲院現場,強化了劇情的緊迫感與壓迫感。這種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的壓迫是懸疑片常用但若掌控得當則能大幅提升張力。
喜劇與懸疑並存的調性嘗試
儘管主線是懸疑與謀殺,片中據說也帶有喜劇或荒誕色彩,使得劇情在壓抑與幽默之間來回切換,形成一種混合風格。這種風格對某些觀眾來說是新鮮,也可能是落差來源。
劇本與角色深度的挑戰
在觀評中,較常被批評的是劇本在轉折與人物動機上的合理性。若反轉太多但缺少鋪墊,一些觀眾會感到「劇本殺」感過重、真相轉得太快或缺乏令人信服的根基。這是懸疑類型片常見的難題。
對香港觀眾的吸引可能性
對香港觀眾而言,以下幾點可能是它的吸引力或禁忌:
- 密室懸疑+舞臺背景:舞臺與戲曲文化在華語圈有共通認知,能引發文化共鳴。
- 謎題導向的觀看體驗:若你喜歡跟隨線索推理、反轉設計,這類片子對你會比較有吸引力。
- 劇本的缺陷可能拉低觀感:在香港觀眾因為動作片、警匪片、港片底蘊強烈,對於劇本邏輯與人物深度要求較高,若本片在那方面弱,可能被挑剔。
總結來說,《戲殺/Xi Sha(2024)》是一部懸疑與舞臺元素交錯的新嘗試。它利用戲院、演員、舞臺語境,將謀殺線索與演戲本質相互映照。若你願意在觀影時帶著「猜謎」與「享受反轉」的心態,它可能帶來不錯的觀影刺激;若你偏好劇本嚴謹與角色內在豐滿,那麼這部電影在某些環節可能會令人感到遺憾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cb-M87Wj70
Youtube專欄:唐閣影院 Tag Theat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