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魔都四家老字號,味道與口碑的落差

開場:老字號的真實一面

今天我在上海市中心,打算挑戰幾家在點評網站上評價不算高的老字號餐館。這些店不少都開了數十年,甚至近百年,在魔都人心中都有一定地位。這一趟,我要先從麻醬麵開始,再試試發面生煎、排骨年糕,最後挑戰一間被許多人視為「第一名」的包子鋪。這些老字號為何評價不高?真的是「名過其實」嗎?

味香齋:濃郁到需要一碗湯

第一站是名氣極大的味香齋,號稱魔都麻醬麵的扛霸子,甚至獲得過米其林推薦。
我點了麻醬拌麵、臘肉焦頭以及炸豬排,總價約 48 元。

麻醬麵:濃稠厚實,芝麻與花生香氣十足,鹹甜適中,非常有水準。但由於味道過於濃郁,吃到後面略顯「卡喉」,真的需要一碗湯來調和。

臘肉焦頭:臘油香氣帶點微辣與甜味,肉質實在有嚼勁。

炸豬排:與常見的日式豬排不同,麵衣較薄,肉質軟嫩有彈性,調味剛好。雖然沒有配辣醬油,單吃也不錯。

味香齋的味道確實可靠,難怪能留名。但為何只有 3.8 星評價?我猜多半出在服務。不過這次遇到的店員態度不錯,倒沒有踩雷。

大湖村:發面生煎的代表

第二站來到大湖村,創立於 1932 年,以發面生煎聞名。我點了「雙拼生煎」——兩隻鮮肉、兩隻大蝦。價格 13 元,算是合理。

鮮肉生煎:底部金黃微脆,面皮發得有嚼勁,肉餡鮮美,湯汁飽滿。

大蝦生煎:在豬肉鮮香之外,多了一份蝦的 Q 彈,口感更豐富。

這家生煎不僅有老字號的功力,也保留了傳統特色,值得推薦。

仙德來:排骨年糕的百年滋味

第三站是仙德來排骨年糕,據說從 1921 年便開始營業。我點了一份「A 套餐」:排骨年糕加百頁結,23 元。

排骨:外層面衣微酥,骨肉軟嫩,帶有淡淡的炸粉香氣,搭配甜口醬汁,十分合拍。

年糕:軟 Q 帶黏,還有梅子微酸的尾韻,很符合上海人的口味。

百頁結:層次分明,帶點肉餡,爽脆有嚼勁,不過肉味偏淡。

雖然上菜速度極快,但口味仍保持水準,難怪能流傳近百年。

好泳包子:名氣大於實力?

最後一站是某些魔都人心中的包子第一名。我買了肉包、叉燒包、豆沙包以及蛋黃燒賣。不過這家店的包子是冷售的,需要回家加熱。我用微波爐處理後試吃:

肉包:餡料鮮美,偏甜口,像肉丸般紮實,但麵皮偏硬,發酵不足。

豆沙包:餡細膩香甜,可惜外皮依舊失色。

叉燒包:內餡油香軟嫩,鹹中帶甜,風味不錯,可惜還是敗在麵皮。

蛋黃燒賣:油香撲鼻,偏甜口,但米粒煮得過頭,缺乏粒粒分明的口感。

整體而言,這家包子名聲大過實際,與其他名店相比仍有差距。

總結:老字號的兩面性

今天挑戰的四家上海老字號,前三家表現穩定,味道依舊在線;最後一家包子店,或許因為售賣方式和保存問題,體驗大打折扣。老字號雖然歷史悠久,但在當代的經營與品質管理上,難免出現不均。不過,它們仍然承載着城市的味覺記憶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m95STMPCcBc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