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台北車站的傳統早餐巡禮
台北的早餐文化一向豐富多元,從蛋餅、三明治,到街邊飯糰、鐵板麵,甚至鹹豆漿與燒餅油條,每一道都蘊含着庶民的日常味道。這次,我在台北車站附近展開了一趟台式早餐之旅,從街頭經典到米其林必比登推薦,逐一品嚐。
街頭早餐店:蛋餅與總匯三明治
第一站是最典型的早餐店,點了一份原味蛋餅(30元)、總匯三明治(60元)以及一杯古早味紅茶(15元)。
紅茶帶著淡淡麥香,是最熟悉的早餐搭配。蛋餅皮軟而帶點焦香,裡面的蛋香濃郁,加上醬油膏後鹹甜交融,更能帶出層次。至於總匯三明治,烤得微脆的吐司中夾有火腿、煎蛋、漢堡肉與生菜,再配上台式美乃滋,份量十足,經典又滿足。這類早餐店雖然隨處可見,但親切的老闆娘往往讓人想再三光顧。
學生最愛的台式鐵板麵
第二站來到附近的早餐一條街,點了人氣 18號套餐:肉燥麵+蛋+雞塊。
鐵板麵帶有蒜香與辣椒香,麵條軟彈適中,十分入味。不過肉燥味道偏淡,更多是一種隱約的背景。配餐的雞塊外脆內嫩,味道與速食店的麥樂雞相似,在早餐店出現反而顯得新鮮。這類套餐價位親民,難怪成為學生族群的心頭好。
紫米飯糰:樸實卻飽足
第三站鑽進台北車站後方的小巷子,找到一間人氣飯糰攤。點了紫米豬排飯糰加滷蛋(60元)。
紫米香氣十足,粒粒分明略帶嚼勁。飯糰裡包有油條、肉鬆與Q彈的滷蛋,多層次的口感在口中交織,油條的酥脆與紫米的韌性相得益彰。唯一小缺憾是豬排份量稍小,不過整體味道樸實好吃,早晨來上一份,能量滿滿。
華山市場二樓:鹹豆漿與燒餅油條
最後一站,是台北最知名的早餐地標之一 —— 華山市場二樓的鹹豆漿老店。這裡連續五年獲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,經常大排長龍。
點了一碗鹹豆漿和一份厚蛋燒餅夾油條。鹹豆漿濃稠近乎豆花,入口軟嫩帶着淡淡醋香與滷汁味,溫和卻令人驚艷。厚蛋燒餅油條則較為中規中矩,餅皮厚實,油條軟中帶酥,搭配蔥香濃郁的厚蛋,雖不及鹹豆漿亮眼,但依舊是一份經典的台式早餐組合。
結語
這趟早餐巡禮,從最平凡的蛋餅紅茶,到最具代表性的鹹豆漿,每一道都展現出台灣早餐的多元與特色。若要挑選最難忘的一道,我會投給鹹豆漿 —— 豆香濃郁、口感獨特,難怪能在台北美食地圖中屹立多年。
下次來到台北車站,不妨清早出門,親自體驗一場台灣式的早餐盛宴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keHaICTHuj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