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從土筍凍到大排檔,一天吃盡廈門海鮮
廈門向來以海鮮見稱,這一集我們就從傳統小吃到隱世大排檔,完整體驗一日三重奏的海鮮盛宴:先嚐特色的 土筍凍與白灼章魚,再到街邊小店試試海鮮丸與豆花,最後由本地人帶路,走進沒有上榜點評的 海鮮大排檔,收尾完美。
土筍凍與白灼章魚:廈門的代表味
第一站來到 天河西門土筍凍,檔口旁邊正在炸海力餅,香氣四溢。當然少不了廈門的經典「黑暗料理」——土筍凍。
點了一份土筍凍、白灼章魚和炸海力餅。海力餅只要五元,外酥內鮮,裡頭的海力新鮮,搭配蔬菜麵糊,很受街坊喜愛。白灼章魚鮮脆彈牙,可以搭配三種醬料——花生醬、甜辣醬與芥末醬。其中,花生醬與蒜蓉醬油的組合最對味,甜香中帶蒜香,更能襯托章魚的鮮甜。
重頭戲土筍凍,外觀透明似果凍,入口清涼滑嫩,裡面是被誤認為「蟲」的沙蠶,其實口感爽脆,鮮甜無腥。看起來嚇人,但味道卻令人驚喜。
街邊小店:魚丸羹與黑糖豆花
吃完土筍凍後,轉往附近小吃店。這裡主打 魚丸羹,有馬鮫魚、鯊魚、蝦仁丸和墨魚丸。每種丸子口感不同:蝦仁丸鮮香彈牙,墨魚丸Q彈帶鮮,鯊魚羹清爽細膩,整體水準不俗。
此外,還加點了 醋肉 和 面線。醋肉外層薄粉炸香,肉質軟嫩但酸度偏淡,與泉州版本相比稍顯溫和。面線則帶蔥油與醬油香,軟糯中透熟悉風味,讓人聯想到台灣的家鄉味。
之後又來到 李菊英燒豆花,一碗黑糖豆花入口即化,豆香濃郁,與黑糖的甜潤完美融合;芋泥則細膩絲滑,帶著奶香。相比之下,豆漿豆花更強調豆香,但黑糖豆花仍然是王道之選。
海鮮大排檔:隱世滋味只有本地人知道
夜幕降臨,壓軸來到 雙尾大排檔,這裡是本地人帶路才能找到的隱世好去處,點評上完全搜不到。
上桌的菜色極有廈門風味:
木魚麵:魚肉打成漿,再拉成麵狀下鍋炒,帶海鮮鮮香與鍋氣,口感Q彈獨特。
炸絲丁魚:外酥內嫩,入口即化,魚肉細緻如嫩豆腐,鮮味十足。
糖醋里肌:酸甜開胃,薄粉鎖住肉汁,肉感扎實。
雜魚醬油水:多種魚類、魷魚與小蝦煮成,鹹香鮮甜,葱姜蒜味提鮮。
炒竹笙:Q彈爽脆,帶甲殼類的鮮味。
這一桌下來,最驚豔的要數木魚麵與炸絲丁魚,都是在地才吃得到的特色,讓人回味。
結語:廈門海鮮的三重奏
這一天吃下來,從街邊小吃到隱密大排檔,廈門的海鮮文化展現無遺。
土筍凍:外觀獵奇,實則清鮮爽脆。
魚丸羹與豆花:小店承載閩南日常滋味。
雙尾大排檔:隱世美食,展現廈門在地人真正的海鮮享受。
若要我推薦,初來乍到的朋友可以先挑戰土筍凍感受文化衝擊,再到大排檔享受真正的鮮味大餐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F_yN4yUZc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