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榮小館 vs 新榮記——江浙菜的天花板

上海的江浙菜向來講究細膩火候與食材原味。近年最火的莫過於「新榮記」及其平價版本「榮小館」。一個是人均600多的米其林一星餐廳,一個是人均200多的米其林推薦。這次我就帶大家一探究竟:當兩者端出同樣的菜式,味道上到底有沒有天壤之別?

榮小館:親民版的米其林

我們先來到 榮小館。點了蜜餞紅薯、原味仔排,以及招牌的沙蒜燒豆麵,還有深海大黃魚。

蜜餞紅薯:外觀漂亮,入口香甜綿密,沒有纖維感。雖然好吃,但本質還是紅薯的好吃,一份38元,見仁見智。

原味仔排:肥瘦相間,軟嫩不柴,也不像本幫菜那麼甜,屬於清爽路線。旁邊的筍子反而更驚喜,清香脆嫩。

沙蒜燒豆麵:沙蒜其實就是海葵,口感像海栗子肉,軟軟帶脆,帶有海味的回甘。豆麵吸收湯汁後韌性十足,濃醇鮮香,吃起來帶點家常卻又不簡單。

深海大黃魚配年糕:黃魚細嫩肥美,勝過一般餐館的水準。年糕更是驚豔,Q彈紮實,完全不粘牙,吸飽了魚汁後特別美味。

榮小館整體走「高級家常」風,味道樸實卻細緻,人均兩百多,算是頗高的性價比。

新榮記:米其林一星的精緻功夫

接著來到 新榮記。餐廳格調與服務立刻提升不少,入座就送上小菜和水果,連藍莓都甜得驚人。

蜜汁熏帶魚:去骨去刺的魚腩,外酥裡嫩,帶本幫甜口,完全是功夫菜。單憑處理魚刺這一步,就足以見其水準。

沙蒜燒豆麵:這裡一小份就要228元,海葵的份量明顯更多,口感更鮮更脆,但味道和榮小館相比差異並不大。

原味仔排:88元一粒,火候確實更好,肉不柴也不卡牙縫。但是否比榮小館高出兩倍價值?見仁見智。

贈送的醃白菜:小驚喜。酸脆爽口,恰到好處,解膩效果一流。

龍記蘿蔔片:外表普通,入口卻驚艷。高山沙地蘿蔔,水嫩帶甜,口感像濃縮版的蘿蔔果凍,纖維感全無。

黑松露鵝肝包:外皮極酥,內裡鵝肝細膩,搭配黑松露的香氣,層次豐富,是一款水準極高的點心。

新榮記的菜式更講究細節,服務與環境也明顯高一檔,適合宴請或追求體驗。

總結:味道與價值的取捨

這次對比下來:

榮小館:味道接近,份量實在,人均兩百多就能體驗江浙菜的精華,屬於性價比之選。

新榮記:工藝更細緻,食材更講究,環境與服務加分,適合請客或特殊場合。

最驚艷的一道:竟然不是魚也不是肉,而是新榮記的 蘿蔔片 ——家常不尋常,真正體現了「簡單做到極致」的境界。

所以,如果是自己日常想解饞,榮小館已經足夠;但若是要隆重場合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,新榮記才是答案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ABgBcJ6q1ZQ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