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潮州牌坊街一日遊,小吃巡禮

潮州古城有一條牌坊街,被譽為潮州文化的核心。這裡不僅有濃厚的歷史氣息,也隱藏著不少特色小吃。今天,就讓我們以一名遊客的角度,逛逛這條融合中西風情的街區,並細嚐沿途的地道美味。

牌坊街:歷史與建築的交錯

牌坊街因「牌坊」而得名,這些石牌坊原本是為了表彰功德、貞節、科舉等而立。雖然現存的22座多為修復後的遺跡,但仍能窺見當年的風采。

這裡的建築頗具特色:下層是南洋風格的騎樓,上層卻帶有巴洛克或西式風情,中西合璧,別具一格。走在其中,既能感受到文化底蘊,也能享受古城的慢節奏氛圍。

春餅:外酥內香的小驚喜

第一站來到賣春餅的小店。外皮炸得金黃酥脆,內餡卻與春卷不同,包了綠豆、大蒜、豬肉和蝦米,再加上香菇的鮮味。入口時,外酥內嫩,豆香與蒜香交織,十分有層次。

果粿:米漿的溫潤與滷味的豐富

接著品嚐當地的「果粿」,其實就是米漿煮出的米食,20元一份,配料相當豐富,包括粉腸、大腸、腐竹、豬肉與半顆滷蛋。米漿入口細膩,帶著油蔥與鹽的香氣,既溫潤又暖胃。

其中,腐竹滷得入味,豆香濃郁;油豆腐則爆汁鮮香,被評為「最佳配角」。把滷味全丟進米漿裡,口感層次瞬間豐盛起來。

里寄甜湯:溫潤清甜的收尾

鹹食過後,當地人推薦一碗「里寄甜湯」。這碗溫熱的甜湯裡,有芋頭、紅薯、白果、雪梨與銀耳,還有最具特色的「鴨母餅」(其實就是花生餡湯圓)。

湯圓Q彈軟糯,花生香濃;紅薯與芋頭已煮得鬆軟,銀耳脆口,整體溫和清甜,正好平衡前面的鹹香。

油柑汁:酸澀中的回甘

街頭還能見到少見的「油柑」。初入口時極酸澀,但隨著咀嚼,甜味漸漸回流,層次豐富。當地人更將其榨成油柑汁,帶著青草香氣與微微澀感,最後留下持久的回甘。這種味道,確實獨特。

腐乳餅:小眾糕點的奇妙風味

除了腐乳雞翅,潮州還有腐乳餅。據傳是糕點師傅將剩餘的花生、芝麻與腐乳混入麵團中,意外創造出這款點心。

外皮酥脆,內餡甜中帶著淡淡的腐乳鹹香與油潤口感,味道複雜卻和諧,是值得一試的地方特色。

腸粉:沙茶與芝麻的雙重滋味

最後來一份牛肉腸粉,15元一份。腸粉薄而Q彈,帶著米香;牛肉經過醃製,鮮嫩可口。店家特調的醬料則是靈魂所在——蠔油的鹹香配上沙茶芝麻花生醬的濃郁,讓整道小吃更加出彩。

結語:小吃中的古城韻味

這趟牌坊街美食之旅,從春餅到腸粉,從油柑汁到腐乳餅,僅僅嘗了六七樣,已經讓人感受到潮州古城的多樣風味。

如果有更多時間,這裡還有十幾種小吃等待探索。歷史與美食交織的牌坊街,絕對值得每一位遊客細細品味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0I152dEBbJ8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