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揭陽響螺與三十年老菜脯粥的時光滋味

揭陽,潮汕文化的重鎮,不僅有粵東獨特的語言與風情,更蘊藏著令人驚艷的美食。這次,我們要從最平實的砂鍋生魚粥開始,一路吃到價值數百元的響螺與三十年老菜脯熬製的粥,看看這些料理如何展現潮汕飲食的底蘊。

砂鍋生魚粥:鮮味簡單卻溫潤

第一站來到當地特色的砂鍋生魚粥。所謂「生魚粥」,其實就是用當地稱為「生魚」的魚來熬煮,粥底是生米下鍋煮成,再以米糊勾芡,湯汁濃稠卻依然保有飯粒感,更像湯泡飯。

魚肉細緻,幾乎沒有腥味,夾片魚肉沾點醬油入口,鮮味隨即被帶出來。這碗僅售30元,還附上花生米與涼茶,實惠又講究,中午來一碗,暖胃又舒服。

高蟹與護國菜:歷史故事中的滋味

來到另一間人氣食肆,檯上陳列的響螺、高蟹、老菜脯格外吸睛。老闆推薦先嘗高蟹。入口後粉粉的質感,鹹香帶鮮,竟與鹹蛋黃極為相似。若預算有限,鹹蛋黃可算是平價替代品。

另一道「護國菜」則有典故相隨。相傳宋末皇帝趙昺逃難至潮州,寺廟僧人以野菜煮羹奉上,後人遂以菠菜或番薯葉重現。入口清鮮,湯中透著大骨的醇厚與蔬菜的色感,樸實卻耐人尋味。

響螺:物以稀為貴的豪華食材

重頭戲當然是響螺。一隻重達三斤,市價上千元,切出六七片肉,每片接近八十元。響螺屬於野生品種,無法養殖,需三四年才得長成,因此格外珍貴。

肉質帶彈性,既爽脆又帶嚼勁,愈嚼愈能釋放鮮甜。單吃清爽,蘸點醬油芥末則多了辛香刺激,直衝腦門,卻意外契合。雖然所謂「此生必吃」或許只是營銷話術,但能親嚐響螺,確實別有一番感受。

三十年老菜脯粥:時間釀出的溫潤

最後登場的是以三十年老菜脯熬製的砂鍋粥。入口即可感受到菜脯經歲月沉澱後的鹹香與回甜,再加上香菇與五花肉的油香,粥底濃稠,米香溫潤。這是一碗能「吃出時間」的粥,簡單卻極富韻味。

結語:潮汕風味,鮮甜背後的文化積澱

這趟揭陽之行,從平價的砂鍋生魚粥到高檔的響螺,從帶有歷史故事的護國菜到三十年歲月沉澱的老菜脯粥,每一道料理不僅有味覺上的層次,更承載了潮汕飲食文化的底蘊。或許正如在地人所說:「好食就係好食」,不用太多修飾,簡單一碗粥,就能讓人回味良久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w2bntHcvxXQ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