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寧波紅糕嗆蟹與糯米點心的雙重風味

糯米點心的序曲

寧波向來是糯米點心的重鎮,「糯叽叽」的口感令人難忘。這次先買了青糰、金糰、灰汁糰與米饅頭,準備回到旅館慢慢品嚐。青糰以艾草汁或青麥汁調製,內餡可甜可鹹,入口柔韌帶草香;米饅頭則因微微發酵,散發酒釀的酸香,軟糯黏彈。灰汁糰則以稻草灰水和米漿製成,帶有獨特的鹼水香,咀嚼間紅糖甜味徐徐散出。至於金糰,據傳因宋朝康王蒙難時受村姑援手,後賜名為「金糰」,撒上松花粉後更顯金黃尊貴。這些點心雖然看似簡單,卻承載了深厚的歷史與鄉土情懷。

海味登場:腐皮黃魚與白蟹炒年糕

第一道上桌的是「腐皮黃魚」,層層酥脆的腐皮包裹著鮮嫩的黃魚,魚肉經過調味後鹹香細膩,帶來濃郁的海味。隨後登場的「白蟹炒年糕」,主角其實是寧波特有的水磨年糕,嚼勁十足,配合梭子蟹與鍋氣的香味,鮮甜與油香交織,極具風味。這道菜不僅展現了寧波人對螃蟹的熱愛,更體現了年糕作為當地飲食核心的地位。

豐盛的紅燒炸魚與烤菜

一盤紅燒炸魚,包含鯧魚、帶魚、小黃魚與蝦子,魚肉緊實細膩,搭配紅燒汁調味,鹹香適中。其中鯧魚帶著油脂的鮮潤,特別耐人尋味。另一道「烤菜」,當地稱為「貼菜心」,口感軟糯,帶有微苦的回甘,甜味中透著層次感,意外地討喜。

重頭戲:紅糕嗆蟹

「無紅糕嗆蟹,不成宴」。這道經典名菜的做法極其簡單,僅以鹽、水與梭子蟹醃製而成。蟹凍後泡入鹽水,入口鹹鮮交織,蟹膏濃稠鮮香,猶如海洋在舌尖爆發。蟹肉柔滑,甚至有果凍般的口感。若搭配少許醋,更能提升甜鮮與鹹酸的平衡。雖然這道料理外地人未必習慣,但對寧波人來說,卻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靈魂。

尼羅與酒釀丸子

「尼羅」是當地漁民在灘塗捕獲的小貝類,需多次清洗吐沙後鹽漬保存。入口海味濃烈,與台灣的鹹蜆仔有幾分相似,非常適合配稀飯。最後的「酒釀丸子湯」,酒釀香氣馥郁,丸子糯軟,帶有紅棗香與黏彈的口感,為這一餐畫下溫潤甜美的句點。

結語:鮮鹹交織的寧波滋味

這趟寧波海鮮與點心之旅,從糯米團子的清香,到紅糕嗆蟹的鹹鮮,再到尼羅與酒釀丸子的驚喜,每一道都展現了寧波獨特的飲食文化。若要挑選最具代表性的風味,紅糕嗆蟹無疑是必試之選。但需要提醒的是,部分店家環境略顯凌亂,注重衛生的朋友可要多加留意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GJPuOXdQiQA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