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川沙古鎮美食之旅 榻餅、走油肉與鮮肉月餅
川沙古鎮的懷舊氣息
今天的旅程從川沙古鎮開始。這裡的小巷仍保留濃厚的生活氣息,裁縫店、理髮店帶來滿滿的懷舊感。我們此行的第一站,就是古鎮特色小吃「榻餅」與「湯圓」。
榻餅與湯圓,古早風味
榻餅的名字來自於將圓子壓扁而成。「炒頭乾鮮肉榻餅」入口有著梅菜扣肉般的濃郁香氣,而黑芝麻榻餅則滿口芝麻香,更黏更糯,別有一番風味。
接著是兩款湯圓:荠菜鮮肉湯圓沉甸飽滿,芥菜香與鮮肉完美融合,Q彈帶糯;豆沙湯圓則多了一點橙皮與桂花的香氣,濃郁又層次豐富。最後加碼的紅棗五仁湯圓,枣仁、果仁搭配軟糯皮,口感更勝一籌。
中秋限定:鮮肉月餅
說到浦東美食,中秋必排長龍的就是鮮肉月餅。影片拍攝時因為節日未能即時品嚐,三週後再訪終於如願。月餅外皮酥脆,內裡鮮肉扎實,鹹香之中帶點本幫口味的甜。與光明邨相比稍有差距,但依然可圈可點。
除了鮮肉口味,豆沙月餅綿密香甜,完全不糊口;白果口味帶著堅果、芝麻與棗泥的香氣;最後的棗泥蛋月餅紅棗香濃,混合堅果風味,整體表現出色。
走油肉與菜飯,平凡中的驚艷
這一日真正的重頭戲,是「走油肉配菜飯」。走油肉據說起源於清朝,一位廚師誤將白肉掉進油鍋中炸,再繼續滷煮,結果大受好評。成品外皮微皺,肥肉入口即化,油香與醬香並存。配上木菜乾煮成的菜飯,粒粒飽滿油潤,滋味加倍。
配菜還有腌篤鮮,湯底鮮甜,鹹肉大塊實在,入口化開。蔥燒大排甜鹹軟嫩,油豆腐內塞滿肉,一咬爆汁,皆是地道本幫滋味。
川沙小麵館,低調卻有驚喜
月餅還未開吃前,意外發現一間沒有任何點評的小麵館。點了一碗辣醬拌麵,配料豐富:大排、獅子頭、滷蛋與荷包蛋。麵條軟硬適中,帶著炒香,不過口味稍淡。大排厚實軟嫩,獅子頭鬆軟入味,煎蛋還帶點焦香糖心,是物超所值的隱藏驚喜。
結語:浦東的鮮與香
這趟浦東美食之旅,從川沙古鎮的榻餅與湯圓,到走油肉配菜飯,再到鮮肉月餅,每一道都展現了本幫菜的鹹香與細膩。若要選出最愛,走油肉無疑是最大驚喜;至於月餅,豆沙餡最令人回味。這些滋味,正是浦東飲食文化的縮影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4wyheqhoYT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