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盡神州】徐州靶子肉之爭:鹹香與軟爛的對決
開篇:砂湯煎包,徐州人的早晨
徐州人的早晨,往往是從一碗熱呼呼的砂湯開始。據說這湯的名字,還與乾隆皇帝有關——當年乾隆南巡經過徐州,見師傅熬湯,隨口問「這是啥湯?」師傅答「是它!」,於是便有了「砂湯」的稱呼。
這砂湯以雞湯為底,加上醋糧熬製而成,濃稠卻清爽,雞肉的鮮香配上胡椒的微辣,帶來暖胃的舒適感,喝起來竟有點像加蛋的玉米濃湯。配上一份酥脆的煎包,外層焦脆、內裡肉餡扎實,口味偏鹹卻實在下飯,簡單卻令人滿足。
辣湯油馍,熱辣的碳水炸彈
除了砂湯,徐州早餐少不了「辣湯+油馍」。辣湯以雞湯為底,加入薑與胡椒的辣勁,帶來驅寒祛濕的效果,喝上一碗渾身暖意。而油馍則是河南傳來的油炸麵點,裡頭還灌了一顆雞蛋,外酥內嫩,蛋香油香交織,簡直就是碳水炸彈。這份組合,既接地氣又極具能量,是徐州人日常最熟悉的滋味。
黑暗甜品?徐州的「蛙魚」
在早餐店對面,還有一道被戲稱為「黑暗甜品」的蛙魚。其實並非真的青蛙,而是用紅薯粉做成的彈牙粉凍,因外形像蝌蚪而得名。搭配蘿蔔乾、甜醋與鹽,口感滑嫩帶酸甜,初嚐或許詫異,但細細品味,卻有獨特魅力。
靶子肉登場:入口即化的油香肉香
主角終於上桌——靶子肉。據說最早源自山東濟南,因以草繩捆紮滷肉如同「打靶」而得名,也有傳說是張飛結義後的豪邁大鍋肉。不論故事真假,重點還是味道。
第一家店的靶子肉入口即化,肥而不膩,瘦肉不柴,鹹香濃郁的醬汁包裹其中,配飯一絕。旁邊的大辣椒酸甜後勁辣,軟糯茄子香濃無比,排骨更是滷得骨肉分離,油香、醬香、肉香交織。東坡肉則稍帶甜味,入口肥肉即化,和江南的甜口不同,這裡依舊是鹹香掛帥。
排名之爭:第一 vs 第二
另一家號稱「排名第一」的靶子肉店,肉方方正正,筷子一插即可見其軟爛。肥肉一入口即化,瘦肉則稍稍偏柴,滷香味不如上一家濃厚,但勝在軟嫩。配菜白菜甜脆,土豆嫩中帶香,滷汁味道恰到好處。
若比較起來,一家鹹香濃郁,另一家則軟爛入味,各有千秋。愛鹹香的,或許會更喜歡慶坤靶子肉;偏愛入口即化的,玉梅粥雞的版本則更合口味。
結語:鹹香與軟爛,徐州味的兩種極致
徐州的餐桌上,砂湯、辣湯、煎包、油馍是日常,而靶子肉則是城市的味覺記憶。無論是鹹香厚重的慶坤靶子肉,還是軟爛綿密的玉梅粥雞,都是徐州人心頭的家常滋味。來到徐州,唯有一口靶子肉,才能真正理解這座城市的豪爽與熱情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XBusnZ9Ot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