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盡神州】南寧三大粉之爭:生榨米粉 VS 老油粉

開篇:從市場捲筒粉開始的一天

走進南寧的早市,第一口美食不是遊客必吃的大名粉,而是一份捲筒粉。加肉加蛋,再來一杯豆漿,才不過五塊多。這份簡單的早餐,卻能最直接感受到當地人的煙火氣息。

捲筒粉與廣東腸粉不同,它包的是熟料,更像是春卷的變化版。入口時米漿粉軟滑,伴隨蛋香與酸甜微辣的醬汁,滋味比潮汕的更豐富。再啜一口香濃的鮮榨豆漿,甜度剛好,一早就心滿意足。

生榨米粉:發酵帶來的酸香

接著來到市場裡的生榨米粉攤。點了一兩粉,老闆娘豪邁地加了四五勺肉燥,實在真材實料。

生榨米粉的特點在於米漿經過發酵,入口爽滑彈牙,嚼起來還帶一絲微酸。再拌上酸筍、辣椒與肉燥,味道酸、甜、鹹、辣俱全。這碗米粉雖然粉不算多,但料卻滿滿,吃起來格外實在。

粗獷的銅骨燉品

除了粉之外,南寧市場裡還能見到廣西版的「廣東煲湯」。這裡用銅骨下鍋燉,湯頭鮮中帶甜,喝來清爽舒服。

脊骨肉軟嫩帶點肥香,還能用吸管直接吸骨髓,極具原始豪邁的風味。配料裡還有蓮藕,軟中帶脆,為這碗湯增添層次感。廣西人的湯品,果然毫不遜色。

南寧人氣王:老油粉

最後登場的是南寧最火爆的「雍味老油粉」。即使下午一點多,店裡依舊人潮不斷。點了一碗豬雜老油粉,再加豬肉與豬腳,配料之豐盛讓人期待。

老油粉的米粉較寬,入口軟彈,稍一抿就斷。味道則是酸中帶甜、甜中帶鹹、鹹中帶辣,層層交疊。湯頭鮮美,融合骨鮮、肉鮮、笋鮮與炒料的香氣,再加上豆豉、酸筍與辣椒調和,滋味濃郁。

配料中,豬皮吸飽湯汁後酸辣爽脆,鵪鶉蛋、豬雜一一入味。唯獨豬腳略顯涼硬,建議燙一燙會更佳。不過整體來說,這碗老油粉確實讓人回味無窮。

三大粉的淵源

桂林米粉、柳州螺螄粉、南寧老油粉,並稱廣西「三大粉」。其實在唐宋以前,廣西人主要吃的是糯米飯。直到北方戰亂,士兵南下,把「吃麵」的習慣帶來。米製麵條便成為戰略口糧:方便攜帶,熱水一泡即食,省時省力。於是,米粉逐漸在廣西普及,並發展出獨有的風味。

結語:酸香鹹辣的南寧味道

南寧的米粉世界,從市場裡樸實無華的捲筒粉,到發酵酸香的生榨米粉,再到人氣爆棚的老油粉,每一碗都承載著當地人的飲食智慧。

如果說桂林米粉重在清爽、柳州螺螄粉以酸辣見長,那麼南寧老油粉就是一場酸、甜、鹹、辣交織的盛宴。想真正體驗南寧的味道,這三大粉缺一不可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ox18uBzjgSM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