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盡神州】溫州生腌之王:挑戰江蟹生與海鮮大排檔
開篇:鮮美還是「噴射」?
來到溫州,怎能不挑戰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生腌料理——江蟹生?這道菜可能入口極鮮,也可能帶來「隔日噴射」的風險。除了江蟹生,我還要試試老字號海鮮大排檔,以及溫州特色小吃:不圓的魚丸和鮮美的三鮮麵。
不圓的魚丸與瘦肉丸
第一站來到小步行街的「高宮橋瘦肉丸」。點了一碗 瘦肉丸湯(12元) 和 魚丸湯(15元)。
在溫州,魚丸又叫「魚圓」,但奇妙的是,它一點也不圓。原因是早期做法用整條魚削成片狀,後來改良為不規則狀的魚漿,但名稱依舊保留。
瘦肉丸的口感和台灣的肉羹相似,瘦肉混合澱粉打漿,入口彈嫩鮮香,十分舒服。魚丸則是用免魚製作,還能看見魚皮的紋理,證明貨真價實。口感帶點脆,魚味鮮卻無腥,湯頭微酸,更襯托鮮味。雖然形狀不規則,但味道確實不錯。
三鮮麵:海邊百搭的鮮味
第二站是當地有名的 三鮮麵。一碗麵裡,有蝦子、小黃魚、蛤蜊,再加上一顆煎蛋,滿滿一碗。
湯頭鮮美,混合了海鮮的鹹鮮與雞蛋的香氣。麵條有筋性,彈而不爛,嚼勁十足。小蝦肉不多卻鮮味濃,蛤蜊帶來自然的鮮甜,小黃魚先用豬油煎過,再入湯頭,細緻嫩滑,還帶著一點油香。
三鮮麵名字的由來,其實並非固定三種食材,而是「隨手捕獲,隨手入鍋」,什麼新鮮、什麼便宜,就煮什麼。正因如此,每一碗都有不同驚喜。
重頭戲:江蟹生與大排檔海鮮
第三站走進老牌大排檔,點了四道菜:
江蟹生
腊螺(鹽水烫)
雪蛤(花蛤)
地瓜油蒙(青蟹)
江蟹生 用的就是梭子蟹,醃製後直接生吃。蟹膏濃稠、蟹肉鮮甜,入口即化,帶著冰淇淋般的滑順感。調味酸甜微辣,加上蔥香,極為鮮美。至於隔日會不會「噴射」,就見仁見智了。
腊螺 名字裡的「辣」並非辣椒,而是因螺本身分泌腺液帶有刺激感。但經過汆燙,這些「辣口水」被去掉,只剩下彈脆鮮味,回味稍帶苦。
油蒙地瓜 是招牌菜。油蒙在當地指青蟹,蘇東坡詩句裡的「兩勞濁血勸家餐」說的正是這道。蟹肉鮮甜飽滿,蟹膏濃郁。搭配吸滿蟹汁的地瓜,更是鮮甜中帶糯,滋味奇妙。
雪蛤(花蛤) 只微微燙過,還未完全開口。入口鮮甜,卻帶有鐵鏽般的回味,不太合我口味。半生腌的蛤蜊無論如何處理,風險始終存在,建議大家少吃。
結語:驚豔與挑戰並存
這一餐海鮮大排檔,食材新鮮,價錢合理。江蟹生的鮮美令人驚艷,但也考驗膽量;腊螺與花蛤的特殊風味則見仁見智。若要選最喜歡的,非油蒙地瓜莫屬,鮮甜蟹肉配上軟糯地瓜,讓人難忘。
溫州的餐桌,既有驚喜也有挑戰,你最想試哪一道呢?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irvCxX2f_m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