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盡神州】溫州瓦氏菜場尋味記:從粉乾到百年餛飩
開篇:走進溫州的清晨
今天我們來到溫州人氣第一的早市——瓦氏菜場。這裡是當地大爺大媽買菜的地方,煙火氣十足,人頭湧動,充滿了最接地氣的生活氛圍。一路逛下來,不僅能感受這座城市的日常,也能嚐到多種特色小吃。最後,我們還要挑戰百年餛飩,看看傳說中的「溫州大餛飩」是否真的存在。
市場風景:熱鬧與人情味
走進菜場,首先看到的是琳瑯滿目的水果攤:火龍果兩個十元、草莓十幾元一斤,價錢實惠。樓上住人、樓下賣菜,生活便利。路邊還有人挑著擔子賣自家菜園的蔬菜,騎著摩托車直接擺攤的也比比皆是,這份自在,正是老社區的獨特風景。
海味與乾貨:溫州人的餐桌
溫州沿海,乾貨與海鮮是必不可少的。墨魚乾、鰻魚乾常用來提鮮;梭子蟹則是江蟹生的主角;還有焦魚(魚製品,與肉燕相似)、各類螺蚌,攤位擺得滿滿當當。這些食材,讓人感受到溫州人餐桌上的鮮活與豐富。
經典第一嚐:炒粉乾
逛完市場,肚子餓了,第一站來到開了近30年的炒粉乾店。細細的米粉在鍋中翻滾,帶著蛋香與肉絲的炒香,一入口,絲絲分明,軟滑彈牙,還有十足的鍋氣。與台灣炒米粉相比,溫州粉乾更細更滑,口感獨特。配上紫菜湯與辣椒醬,油香不膩,令人欲罷不能。
傳統小吃:麥餅與燈盞糕
接著,來到一家老字號的麥餅鋪。梅菜瘦肉麥餅外皮酥脆,內餡鹹香不膩,風味濃厚;蔥肉燒餅則略顯平淡,主要是蔥香與肥肉。相比之下,麥餅更值得一嚐。
再來一份溫州特色「燈盞糕」。外皮炸得酥脆,內餡有蘿蔔絲、豬肉與蛋黃,半熟蛋液流出時,香氣四溢。據說此糕點與劉伯溫有關,名字源自「等斬」之意,寓意反抗蒙古人,頗具歷史典故。
最後一站:百年餛飩與焦魚湯
壓軸登場的是百年餛飩鋪。點了一碗鮮肉餛飩,皮薄滑嫩,內餡以瘦肉為主,與台灣的扁食相似。不過這家的餛飩略煮過頭,皮稍稍爛掉,味道中規中矩。
焦魚湯則是另一道特色。魚肉錘成薄片入湯,口感彈韌,湯頭微酸,與福建肉燕有幾分相似。雖然有特色,但相較之下,還是餛飩更能代表溫州味道。
結語:意外驚喜在粉乾
逛了一圈瓦氏菜場,也品嚐了各種溫州小吃。最驚豔的,並不是百年餛飩,而是那碗炒粉乾——鍋氣十足、香而不膩,令人印象深刻。溫州的煙火氣,不在華麗餐廳,而是在這些小攤小店的一碗粉乾、一塊麥餅、一份燈盞糕之中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tZyKrG9A0p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