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盡神州】福州蒼蠅館子大快朵頤:荔枝肉、南煎肝與紅糟小腸的真味
開篇:從炖罐打開福州的一天
要認識一座城市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街頭小吃開始。福州的清晨,無論早餐、午餐還是宵夜,一碗熱騰騰的炖罐都是當地人的選擇。這次,我帶著食欲穿梭於上下行街區,先用小食暖胃,再進入坊上蒼蠅館子,品嚐道地的荔枝肉與南煎肝,感受福州的獨特風味。
炖罐:鮮味與酒香的早晨
第一站,是福州人最熟悉的炖罐。點了「木魚銅骨」與「九州羊肉」兩款。木魚即墨魚,泡發後比新鮮更濃郁,搭配排骨與香菇,湯頭鮮美卻帶點鹹。墨魚入口柔軟,帶微腥卻不膩;排骨蘸上蒜蓉醬油後,蒜香與鹹香交織,立刻把味道提升一個層次。
另一盅九州羊肉更令人驚喜。紅椒與老酒的香氣淡雅,羊肉層次分明,口感紮實,還透出淡淡的奶香,完全沒有腥羶味。比起廣東的燉湯,福建炖罐少了點海鮮的精緻,但多了樸實厚重。
花生湯與芋泥:福州的甜點傳統
離開炖罐,轉角就是老字號的花生湯與芋泥。花生湯濃稠順口,花生綿軟入口即化,雖然比葉家的更碎,但風味依然香濃。芋泥則細膩綿密,帶微微顆粒感,還透著彈性,口感層次十足,是屬於福州的經典甜味記憶。
元宵與湯圓:鹹甜分明的福州特色
在福州,「元宵」與「湯圓」的區別,並非南甜北鹹,而是鹹餡稱元宵,甜餡叫湯圓。這裡的湯圓軟糯黏滑,甜中帶香;而元宵則包著腌過的肉餡,帶著微微的臘肉風味,鹹香四溢。這種鹹甜並存的吃法,讓人對「元宵」二字有了全新的理解。
蒼蠅館子:福州菜的靈魂
真正的重頭戲來自坊上的蒼蠅館子。點了四道地道福州菜:荔枝肉、南煎肝、蔥油骨髓與紅糟小腸。
荔枝肉:其實與荔枝無關,而是把豬肉炸捲後形似荔枝。酸甜口味帶點番茄醬,味道像糖醋排骨,也讓人想起美式中餐館的滋味。
南煎肝:先炸後炒的豬肝,外層脆嫩,蒜香與甜味交融,獨特卻討喜。
蔥油骨髓:取豬脊髓汆燙,淋上醬料與熱油,入口即化,鮮香濃郁。
紅糟小腸:以紅曲酒糟調味,帶淡淡酒香與豆腐乳般的發酵味,小腸嚼勁中帶脆,鮮美可口,成為全桌最驚喜的一道。
結語:福州味,鹹甜交織的記憶
這趟福州小食之旅,從炖罐到花生湯,再到坊上蒼蠅館子的四道家常菜,每一道都帶著地方性格。若要選最喜歡的,紅糟小腸絕對是最驚豔的味道;荔枝肉與南煎肝則體現了福州人愛甜、敢於混搭的特色。
福州的街頭巷尾,沒有華麗的包裝,卻滿是人情味與真材實料。這份鹹甜交錯的滋味,或許正是福州最獨特的城市記憶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QEOnbEpwV9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