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盡神州】福州人的早餐江湖:從鍋邊到蔥肉餅,一百元的快樂
開篇:尋找福州早晨的味道
一座城市的早餐,往往藏著最接地氣的飲食文化。這一次,我帶著一百元,在福州走訪四家老字號與小店,從鍋邊、煎包拌麵,到牛滑牛排,再到最具人情味的蔥肉餅,體驗福州人一天的開始,到底能有多快樂。
鍋邊與油炸小食:福州人的傳統起點
福州的清晨,少不了一碗鍋邊。據說這種吃法源自明代,為了應戰而設計出快速烹煮的料理。薄如餛飩皮,滑嫩中帶韌,介於腸粉與米皮之間。湯底以蝦油與味精提鮮,雖略鹹卻鮮美,熱熱一碗下肚,立刻暖胃。
搭配的油餅與三角糕(又稱芋果),更是地道早餐代表。油餅酥脆鬆軟,混著米香與蔥香,0.5元就能買到,簡單卻讓人滿足;三角糕則以芋頭與大米油炸,外酥內糯,米香與芋香交織,雖然黏口,但與清淡的鍋邊正好相得益彰。
拌麵與煎包:福州人的最愛
若說鍋邊是傳統,拌麵和煎包就是人氣之選。在「輪功一號煎包老鋪」,花生醬拌麵是必點。麵條條條分明,花生的香濃與醬油的鹹鮮交織,簡單卻充滿滋味。桌上六種醬料可隨意搭配,甜辣、蒜香,甚至自創「混搭版」,玩味十足。
煎包則像是福州版的生煎。底部焦脆,麵皮蓬鬆,內餡肥瘦相間,咬下去有肉粒的口感。單吃清淡,蘸點蒜香醬油或辣椒醬,味道立刻升級。價格也實惠,兩元一個,五元九個,難怪一日三餐都能見到它的身影。
牛滑與牛排:粗獷的福州式早餐
在福州,最「牛」的早餐莫過於牛滑與牛排。牛滑的做法與魚滑、蝦滑相似,把牛肉打成泥,滑入湯中,口感細膩滑嫩,帶點筋性,牛香清淡卻綿長。
至於牛排湯,則是另一種豪邁。35元兩大塊肋排,燉得軟爛,輕輕一扯就骨肉分離。筋帶嚼勁,肉質軟爛,湯頭加入當歸、紅棗、枸杞等藥材,帶著淡淡藥膳香,與台灣的十全排骨有異曲同工之妙。這一碗湯,粗獷豪邁,與精緻的潮汕牛肉湯形成鮮明對比。
蔥肉餅與招菜餅:人情味的收尾
最後一站,是藏在高架橋下的小店——福州正宗蔥肉餅。這就是台灣胡椒餅的前身。外皮烤得酥脆如餅乾,內餡以蔥與肥肉為主,肉香、蔥香、胡椒香融合在一起,鹹香四溢。
另一款招菜餅則是酸菜口味,用蓋菜製成的酸菜,酸中帶甜,還保有一點脆感,讓人聯想到台灣便當裡的酸菜。這份小吃,更多的是街坊的人情味與歷史傳承。
結語:一百元的福州早晨
四家店一路走下來,鍋邊、煎包、牛排、蔥肉餅……每一道早餐都展現出福州的煙火氣與在地風味。若要選擇最喜歡的,我個人偏愛煎包的實在與蔥肉餅的獨特。
這一百元,吃進的不只是早餐,更是福州人的生活方式與傳統味道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OOtHN5vIp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