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台中三天兩夜,珍奶起源與眷村風情
夜市開局:雞排與小吃的序幕
初到台中,第一站直奔一中街夜市。人氣攤位的天使雞排號稱全台第一,外酥內嫩,雖稱不上驚艷,但確實扎實好吃。緊接著是米血、甜不辣與腸子,滷香軟糯,配上炸得外酥內嫩的臭豆腐,雖缺少泡菜略感遺憾,但仍帶有「老皮嫩肉」的層次感。最後來份芭樂,加上甘草與檸檬,清脆酸甜,替夜市首晚劃下清爽的句號。
百年車站與復古冰淇淋
翌日早晨,舊台中車站旁的園區成為散步起點。日治時期遺留下的車廂與建築被改造成咖啡店與小店,充滿懷舊氣息。之後前往「中山眼科」舊址,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甜點館。招牌冰淇淋三球高塔雖售價不菲(345元),但酸甜的鳳梨、芭樂與芒果交織,既吸睛又具話題性。
第二市場:滷肉飯的三重比較
台中第二市場擁有百年歷史,攤位如迷宮般錯綜複雜。最受矚目的三家滷肉飯:
三合滷肉飯:肥肉軟糯,醬香濃厚,但偏鹹。
聰明三代:肉偏瘦,米飯表現最佳。
魚皮里:肉量最實在,滷得厚實入味。
各有千秋,但市場的煙火氣讓這頓飯別具風味。
夏日甜品:愛玉與冷凍芋
台中炎熱的夏日,少不了檸檬愛玉冰,酸甜清涼,入口消暑。另一項必試的是「冷凍芋」,以芋泥為基底,滑嫩Q彈,芋香濃郁。簡單卻令人滿足,難怪成為在地人推崇的傳統點心。
彩虹眷村:繽紛的軍眷故事
午後走訪「彩虹眷村」,由黃爺爺彩繪而成的彩牆,使原本待拆的眷村獲得新生。色彩繽紛的圖案背後,是台灣外省眷屬生活的縮影,如今更成為國際旅客的必訪景點。
夜市再戰:古早味與現代感
夜幕降臨,再訪夜市:
祖傳鳳梨冰:滿滿果香,冰沙中保留古早味。
粉米血糕:撒上花生粉與香菜,經典組合。
炭烤雞排:先炸再烤,塗上泰式醬汁,帶來清新變化。
臭豆腐:配泡菜與醬汁,外酥內嫩更顯滋味。
燒仙草與豆花:草本清香,降火解膩,替夜市之旅收尾。
牛肉麵與珍奶發源地
第三天早餐,選擇昂貴的「四重奏牛肉麵」,匯集牛腱、牛筋、牛肚與金錢腱,湯頭帶醬香與藥材回甘,配粗麵吃來熟悉而懷念。隨後走訪「春水堂」創始店,點上珍珠奶茶、紅心芭樂綠茶與米血。雖然價格不低,珍奶滋味卻與坊間相差不大,唯一亮點是小顆珍珠的口感更為順滑。
市場收尾:銅板美食與庶民信仰
最後回到第二市場,品嚐肉燥飯、丸子飯與梅花肉片飯。肉燥鹹中帶甜,香氣十足。中和湯則有魚丸、餛飩、蘿蔔與雞卷,滋味家常。走訪市場間的武德宮,也展現台灣民間信仰的盛行。最後以75年歷史的小饅頭作結,外酥內包紅豆餡,猶如厚實版油條,為整趟旅程增添驚喜。
結語:台中的庶民滋味
三天兩夜的台中之旅,從夜市小吃到珍奶創始店,從百年市場到彩虹眷村,濃縮了台灣庶民生活與文化的縮影。這裡的美食或許不以華麗取勝,卻用實在的味道,留下難忘的印記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0mSXqIi7Ok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