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紹興早餐一日遊 從麵波波到黃酒磅冰

開場:早餐中的煙火氣

來到江南古城紹興,除了黃酒、魯迅故里,當地人的早餐同樣精彩紛呈。從街邊特色小食到百年老字號,再到老街上的臭豆腐與傳統甜品,構成了獨一無二的味覺記憶。今天,就跟隨我們的腳步,體驗紹興人的早餐快樂。

麵波波:油條與蛋香的滿足感

第一站,必須試試紹興的傳統小食「麵波波」。這道小吃與杭州的蔥包燴有幾分相似,不同的是它會加入油條,外皮焦香,裡層鬆軟,再裹上一層蛋香。

咬下一口,先是麵皮的微酥,再到油條的脆口與油香,最後沾上淡淡蛋香,層次分明,滿足感滿滿。雖然可加入各種配料如里脊肉或雞蛋,但最簡單的油條版,已經足夠驚艷。

百年老字號:同興樓生煎與肉包

來到當地的百年老店「同興樓」,生煎包與肉包同樣不容錯過。生煎一個只需1.3元,大肉包也不過3元,實惠又美味。

生煎皮厚,底部焦脆,肉餡鹹香多汁,屬於「發麵派」的傳統做法,與上海的大湖村同出一脈。至於大肉包,外皮鬆軟帶回甜,內裡是鮮香的蔥肉餡,每一口都能感受到經典的老味道。

盛州小籠:豆腐與雞蛋的驚喜組合

紹興另一特色,便是盛州小籠。在「王氏蒸餃」點上一籠,裡面包的不是傳統豬肉,而是豆腐與少許肉末,清香爽口。

更特別的是「雞蛋煎小籠」,小籠包先煎過,再裹上雞蛋,外脆內嫩,焦香與豆腐的軟滑交織,別有一番滋味。此外,他們還有梅乾菜入餡的乾菜餃,鹹香中帶微酸,齒頰留香,展現了紹興味的另一種層次。

老街臭豆腐:越臭越香的誘惑

早餐過後,漫步昌橋直街,必然要來一份紹興臭豆腐。這裡的臭豆腐用臭芹菜和滷水發酵,油炸後外酥內嫩,臭氣撲鼻卻入口留香,比台灣臭豆腐更濃烈兩三倍。

據說古時候,臭豆腐本是下飯菜,王羲之也曾配著白飯享用。直到明清時期,因植物油普及,才有了如今油炸的版本,更受人喜愛。

黃酒磅冰與木蓮豆腐:清甜的收尾

最後一站,當然少不了甜品。先來一碗冰涼滑溜的「木蓮豆腐」,帶淡淡薄荷香,口感與台灣愛玉相似;再嚐一口「奶油小潘」,其實不含奶油,而是蛋清與薯粉製成,甜脆蓬鬆。

壓軸登場的是「黃酒磅冰」,奶香中滲出酒香,與糯米酒的味道相似。紹興黃酒之所以呈金黃色,源於古時米煮後焦化帶來的焦糖色,如今多以焦糖色素代替。

結語:古城的味覺記憶

從酥香的麵波波,到百年生煎肉包,再到別具特色的盛州小籠、臭豆腐與黃酒甜品,紹興的早餐,不止是果腹,更是一段段承載歷史與地方情懷的故事。

如果要選出今日最驚喜的一道,我會投給雞蛋煎小籠——焦香、鮮嫩、豆腐清香完美結合,讓人回味無窮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-8lP_NYiQRI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