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上海人的早餐樂趣 從四大金剛到牛肚牛肉拌麵

開場:早餐,是上海人一天的底氣

早餐之於上海人,不只是果腹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。無論是傳統的「四大金剛」,還是路邊無名生煎,亦或是小籠包與本幫麵,處處都能感受到滬上的煙火氣。今天,我們就跟隨味蕾,走一趟上海早餐之旅。

四大金剛:經典中的經典

第一站,來到小區早餐一條街。點上一份鹹豆漿、一個飯糰,再配上大餅油條,老上海人稱之為「四大金剛」。

鹹豆漿濃稠,帶點蝦米鮮味,入口滑嫩;大餅配油條,油酥與麵香碰撞,滿足感十足;甜燒餅空心蓋滿白糖,酥脆中帶甜香;而沉甸甸的飯糰,糯米彈牙,油條酥脆,加上肉鬆更添滋味。這一套,吃的就是傳統與樸實。

無名生煎:街頭小館的驚喜

第二站,走到20米外的「無名生煎」。老闆娘經營二十多年,現包現煎,生煎底脆皮薄,內餡鮮嫩,湯汁飽滿,帶著微微甜味,是上海味的特色。

配上一碗咖喱牛肉湯,更是絕配。這碗湯,歷史有趣:咖喱粉由英國人帶入上海,再傳到鄭州,最後又回到上海,成就了今天街頭常見的咖喱牛肉湯拉麵。再加上一塊薄而酥的炸豬排,佐上辣醬油,酸香交融,十分帶勁。

全家福小籠包:一籠八味的驚喜

第三站,是「龍鳴坊」的小籠包。一籠八隻,各有不同:鮮肉、蟹粉、蝦仁、鹹蛋黃……宛如「全家福」。

揭開小籠包,湯汁鮮美濃郁,皮凍釋放的鮮感黏口;蝦仁帶出鮮甜彈牙;蟹粉講究食材,佐以蟹醋才能壓住微腥;而鹹蛋黃混豬肉,沙沙口感,讓人欲罷不能。這一籠,彷彿小小的味覺遊樂場。

牛肚牛肉拌麵:本幫麵的靈魂

最後一站,來到一間營業超過三十年的清蒸館,點上一碗牛肚牛肉拌麵。

麵底是自製的蔥油與醬油,拌入紅燒的牛肚與牛筋,醬香濃郁帶點微辣,口感軟糯又彈牙。上海麵不講究麵條,重點在「焦頭」,有多少本幫菜,就有多少種焦頭搭配,而蔥油更是靈魂所在。這碗麵,吃出了上海的底蘊。

結語:多樣化的早餐文化

四家早餐吃下來,從四大金剛到生煎小籠,再到拌麵,展現了上海早餐的多樣性。若要選出最愛,我會投給最後的牛肚牛肉拌麵——實在、濃郁、充滿本幫風味。

早餐,不僅是一日之始,更是一座城市的縮影。上海的早餐,就是這樣既傳統又創新,既樸實又豐富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Lca4Jr6ateY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