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鮮嫩到極致的潮汕牛肉火鍋 與宵夜白粥的煙火氣
來到汕頭,最不能錯過的就是牛肉火鍋與白粥宵夜。這座城市的飲食文化,既有潮汕人對食材極致新鮮的堅持,也有夜晚熱鬧大排檔的煙火氣息。這一次,我從牛肉火鍋開始,一路吃到腸粉、糖蔥薄餅,再搭渡輪遊小公園,最後以一杯奇特的龜苓膏拿鐵作結,完整體驗了潮汕的飲食日常。
潮汕牛肉火鍋:新鮮決定一切
第一站來到「蔡姐牛肉店」。一盤牛肉,包含脖子肉、雪花、三花子、胸口油等部位,價錢約150元。潮汕牛肉火鍋的精髓,就是「新鮮」二字。這裡的牛肉屠宰後三四小時內就上桌,是最鮮嫩的「黃金期」。
三花子只需燙六秒,口感脆嫩,帶有筋的彈性;胸口油則要稍久一些,入口奶香越嚼越出。最驚喜的,是肥拼竟然成為最嫩的一款。最後的牛肉丸,彈牙到能「拿來打乒乓球」,真正體現了潮汕功夫。
小吃與冰品:鹹甜各異
離開火鍋店,我走進龍眼南路的小巷,買了一份傳統冰品。芋泥、仙草與冰混合,口感奇特,但比起來還是台灣刨冰更合我心。隨後買了水果拼盤,蓮霧與芒果表現不錯,但醃漬芭樂軟軟的,不太討喜。
再往前走,遇到童年味道的「糖蔥薄餅」。餅皮軟糯帶勁,咬下去糖蔥脆甜、芝麻與花生香氣濃郁,再加一抹香菜,層次分明,甜點瞬間變得不單調。
小公園散步:見證汕頭的輝煌
搭一元渡輪過海,再走到汕頭小公園。這裡代表著百年前汕頭的繁榮,西式建築與棋樓相互輝映。中山紀念亭是核心,周邊街道仿效巴黎規劃,見證著華僑回鄉的輝煌歷史。
宵夜白粥:漁民的魚飯與滿桌小菜
夜晚走進汕頭宵夜大排檔。桌上擺滿小菜,最具特色的當屬「魚飯」——將魚肉煮爛當作飯吃,是漁民在船上發展出來的料理。鮮美細膩,甚至帶一點膠質感,比我過去吃過的版本更好。
龍江豬腳飯彈嫩卻稍遜色;肉捲鮮味十足;「柏柯米」油香鹹香,非常下飯;而「生腌蝦蛄」則鹹鮮嫩滑,配上辣椒醋帶來一絲刺激。這一桌,吃出了潮汕人宵夜的日常煙火。
特調咖啡:羅漢果美式與龜苓膏拿鐵
隔天早晨,嘗試了潮汕特有的「養生系咖啡」。羅漢果美式先苦後甘,別有一番風味;龜苓膏拿鐵則像是仙草奶茶換成咖啡,意外地搭配。這種混搭,確實展現了潮汕的創意與接納精神。
腸粉與蠔肉:經典小吃不容錯過
來到汕頭,自然要試「腸粉」。老字號店裡,豬肉腸粉滑嫩帶鮮,搭配醬汁鹹鮮,還有老闆推薦的辣椒,更添一層風味。全拼腸粉中的牛肉彈牙,與腸粉柔滑相得益彰。
另一道經典是「蠔肉」。外層金黃酥脆,內裡的蚵仔鮮甜無腥味,比台灣蚵仔煎更脆更香,30元一份,性價比頗高。
再戰牛肉火鍋:雪花與牛舌的驚喜
臨走前,再次回到牛肉火鍋,這回選擇了「爐祭」。五花子、雪花肉、牛舌,每一口都鮮嫩帶勁。雪花透光般的紋理,入口軟嫩帶奶香;牛舌則脆彈香濃,甚至比和牛牛舌更勝一籌。
潮汕牛肉火鍋,果然要現場吃,才能體驗極致的新鮮。
結語:潮汕,鮮嫩與煙火的交織
這趟汕頭行程,從牛肉火鍋到宵夜白粥,從糖蔥薄餅到特調咖啡,每一道都展現了潮汕飲食的鮮活與創意。潮汕人講究「吃得新鮮」,同時也保留著庶民日常的豐富層次。
雖然航班波折不斷,但潮汕的美味,絕對值得再次造訪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4k-LVhbALu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