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呼和浩特硬核早餐 —— 從羊肉燒賣到奶茶鍋
來到內蒙古呼和浩特,早餐絕對不能錯過「呼市三寶」:燒賣、被子、羊雜碎,再加上最硬核的奶茶鍋配手把肉。這一頓,既是味覺的衝擊,也是文化的交融。
遇見清代遺址與「呼市三寶」
原本計劃先看看清代雖遠城的遺址,但到了現場,發現只剩地上的幾塊磚石。雖遠城是清代的名稱,而「歸化城」則是明代的舊稱,所以呼和浩特以前又叫「歸綏」。
雖然遺址有些失落,但早餐絕不會令人失望。第一站走進老王記雜碎店,點了一碗羊雜碎,一籠蒸燒賣,還有半個被子,再來一個煎燒賣,呼市經典組合一次到齊。
羊肉燒賣 —— 農耕與遊牧的交會
先試蒸燒賣,麵皮有嚼勁,咬開滿口蔥香和羊肉香,根本不需要蘸料。換一口煎燒賣,底部金黃香脆,上層糯軟,羊肉粒配大蔥的鮮香,吃起來更像是包子與餃子的結合。
燒賣的由來眾說紛紜。最早記載可追溯至14世紀的《高麗史》,提到元大都有茶館賣「燒賣」。有人說因為「燒着賣」,也有人解讀為「烧美」,甚至有「形如麥穗」之說。無論如何,它正好代表了農耕文明與遊牧飲食的融合。
羊雜碎與被子 —— 北方清晨的溫度
雜碎碗雖不大,但料滿滿。心、肺、腸等部位燉得軟嫩彈牙,紅湯鹹香濃郁,沒有異味。這種做法其實源於回民美食,在中國北方各地都常見。
另一個亮點是「被子」,層層酥脆、麵香與油香並存。最地道的吃法,是把羊雜碎倒進被子裡,再來一勺湯汁,一口咬下,鹹香濃烈,豐滿而扎實。
蒙古早茶 —— 硬核的奶茶鍋
早餐當然還要體驗蒙古的早茶文化。點了一份「鍋茶」,加入黃油、炒米、牛肉乾,再配上奶豆腐、奶皮子、果條,豐盛無比。
這一壺奶茶奶香濃厚,尾韻帶茶香,加了黃油更是畫龍點睛。入口的感覺像能量炸彈,既滑又香,充滿力量。當地人甚至會把牛肉乾丟進奶茶裡,肉香與奶香交織,意外地搭配。
奶製品與早餐小食
蒙古早餐的桌上,少不了奶製品。奶豆腐口感像馬蘇里拉,奶皮子乳香四溢,入口即化。還有炒米與奶油拌成的「奶嚼口」,香甜濃郁,雖然熱量爆表,但實在難以抗拒。
再來一塊肉餅,內餡滿滿羊肉,還拌了沙蔥,比大蔥更添一份獨特的香氣。這些搭配奶茶一起吃,才是最道地的呼市早餐。
結語:離開呼市的味覺印記
這一頓早餐,從燒賣、羊雜碎到奶茶鍋,無不展現了呼和浩特獨特的飲食文化。若要選一道必吃,我會推薦蒙古奶茶,它的香醇濃厚,出了呼市恐怕再難喝到同樣的滋味。
食盡神州,這一站,是草原上的晨間能量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uelgq4G4H-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