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貴陽街頭的煙火滋味,從鍋巴糍粑到豆豉火鍋

來到貴陽,除了山水美景,更不能錯過的就是街頭巷尾的地道美食。今天,我們從一塊鍋巴糍粑開始,逛遍老小區與集貿市場,最後在巷子裡體驗一鍋奇香無比的豆豉火鍋。

鍋巴糍粑:外脆內糯的甜蜜開場

街角的小攤,一塊鍋巴糍粑成了今天的第一口。外層香脆,裡面軟糯,撒上紅糖、白糖、芝麻與花生粉,口感香甜又帶點層次。雖說叫鹹甜,但鹹味不明顯,還是以甜為主。七元一塊,簡單卻實在,值得一試。

蛋包洋芋:折耳根的獨特挑戰

接著試試蛋包洋芋,小攤現炒,土豆糯糯的,加上酸蘿蔔、辣椒、蔥花與脆哨,最後再用雞蛋包裹。味道酸鹹帶辣,還帶點甜,層次豐富。只是折耳根的味道獨特,對外地人來說需要時間適應。不過土豆香與脆哨的油香,讓這道小吃依舊充滿魅力。

翅梨與脆哨:貴陽的獨特風味

在市場裡,還遇上了翅梨——貴州特產,被稱為「微溪之王」。入口微澀卻回甜,滋味特別。
另一邊,油鍋翻滾的脆哨更是貴陽飲食的靈魂:酥脆的豬油渣,甘香四溢。六斤生肉才能煉出一斤脆哨,難怪無論拌粉、炒飯還是火鍋,都是百搭靈魂料。

破酥包與絲娃娃:雲貴一家親的口味

還買了個三鮮破酥包,內餡竟然是鮮肉、豆沙和糖的混合,鹹甜交織,風味複雜卻有特色。旁邊還有絲娃娃,把各色蔬菜用薄餅包起來,簡單卻清爽,難怪深受本地人喜愛。

巷子裡的豆豉火鍋:濃烈又下飯

壓軸登場的,是貴陽巷子裡的豆豉火鍋。鍋底用肥豬肉、花椒、辣椒與豆豉打底,香氣濃烈。肉丸子現搓即下,搭配板筋與瘦肉片,煮出的味道香辣帶臭,卻異常下飯。

老闆說,這種地攤火鍋大約一百多年的歷史,據說源於清朝時難民聚鍋而食,隨手下料,逐漸成為地方特色。吃著這鍋火辣濃香的湯底,才明白為何路過的本地人都讚一句「好香」,而外地人則滿臉疑惑。這,就是地道的貴陽味道。

冰漿作結:清涼一抹甜

吃完整鍋火辣的豆豉火鍋,自然要來一碗冰漿解辣。芒果打底,加上糯米與黃豆粉,口感香甜帶酸,濃稠中透著清爽。這是貴陽人夏日必備的小確幸。

結語:酸辣之外的煙火氣

這一天的貴陽街頭行,從甜糯的鍋巴糍粑,到火辣濃烈的豆豉火鍋,每一道都蘊含著這座城市的煙火氣。即便對折耳根的風味還有些不習慣,但更多的驚喜與滿足,讓人一再回味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aqbMCkCN5bU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