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乾陵山下的貴陽菜市場,一場九點的煙火盛宴
旅行若想感受一座城市的脈動,最直接的方式莫過於逛一趟早市。在貴陽乾陵山公園腳下,有一個熱鬧非凡的菜市場。這裡不僅是居民的日常採買地,更是展示地方飲食文化的舞台。
烤辣椒與涼拌沙拉:辣得過癮的開場
市場入口,攤檔熱火朝天。有人在蒸包子,有人在賣黃牛肉,最吸引人的是涼拌燒辣椒。番茄、茄子與兩種辣椒先烤後拌,最後再加上皮蛋,食材本味盡顯。
入口第一口,辣椒帶著炭火的糊香,小辣椒的勁辣直衝舌尖,茄子則溫和綿軟,層次分明。這樣的素菜沙拉,恰好展現了貴州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辣味靈魂。
滾米糰與花卷:糯米的煙火記憶
再往裡走,遇上兩家排隊小攤:滾米糰與花卷。
滾米糰是貴州的在地小吃,糯米團裡包著肉末炒豆腐,鹹香油潤,帶著焦豆腐的香氣。甜味版本則加入「影子」——一種長得像黑芝麻的食材,帶著堅果香氣,口感獨特。
隔壁的花卷同樣分甜鹹。鹹花卷加了蔥與花椒,層次酥香;甜花卷則帶著奶香,鬆軟甜美。這一鹹一甜,滿足不同口味的客人。
四十年糯米飯:在地人的早餐標配
市場深處,一家賣了四十年的糯米飯攤位最有人情味。大姐在油桶邊現拌:脆哨、花生、折耳根、蘿蔔絲、馬鈴薯、辣椒與白糖,最後加上香噴噴的糯米。
入口飽滿油香,辣、甜、鹹交織。折耳根獨特的辛香雖具挑戰性,卻是貴陽糯米飯的靈魂。這種以糯米為主食的習慣,其實源於中國古代「糯稻」文化,在交通閉塞的地區得以延續。
酸湯豆腐與炸點心:發酵的驚喜
轉到另一條小巷,攤位上現炸酸湯豆腐。因發酵過程產生孔洞,炸後外脆內糯,帶著微酸的風味,格外特別。
旁邊還有玉米粑與豆沙窩。玉米粑外酥內嫩,散發濃郁的玉米香;豆沙窩則因內餡豆沙帶鹹意,入口竟有點像墨西哥豆泥的錯覺。這種「味覺反差」,讓人印象深刻。
現炸土豆片:罪惡的收尾
走到市場出口,遇上現炸的洋芋片。薄片泡油後酥脆金黃,撒上花椒與辣椒粉,入口麻辣香脆,讓人欲罷不能。小販說能存放兩個月,但新鮮出鍋的香氣,才是最佳體驗。
結語:早市裡的真滋味
乾陵山下的菜市場,不是觀光景點,而是真正屬於當地人的煙火日常。從涼拌辣椒到糯米飯,從酸湯豆腐到洋芋片,每一道小吃都是貴陽飲食文化的縮影。
如果你想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認識貴陽,來這裡逛一逛,絕對比任何高檔餐廳更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熱情與真實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qRP9moQnk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