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貴陽三碗粉麵,一次嚐盡酸辣鮮香
來到貴陽,最不能錯過的就是「粉與麵」。從街邊三十年的老素粉,到傳說必吃的長旺麵,再到豪華到肉多於粉的全牛粉,一天吃下三碗,體驗貴州人「說粉吃麵」的快樂。
假秀樓打卡,開啟貴陽美食之旅
在開吃之前,先來到南明河畔的甲秀樓。這座建築最初是明代地方官府為一位狀元所建,取「科甲挺秀」之意,帶點拍馬屁的意味。如今的甲秀樓是1909年重建,坐落於河上,成為貴陽的標誌之一。
打過卡,正式開啟今天的粉麵之旅。
法院街老素粉:發酵的酸香
第一站來到法院街的老素粉。我點了一碗肉末粉,加上脆哨,再添一顆煎蛋,總共13元。
這裡的酸粉是粗厚粉條,經發酵處理,入口滑彈帶勁,還帶點天然酸味。紅油一拌,酸、辣、蒜香、薑香齊聚,口感層次極為豐富。肉末與脆哨混合後,鹹香逼人,與米粉的酸韌交織,令人一口接一口。
這種酸粉,正是貴州的獨特風味。當地人常用發酵方式處理米粉與豆製品,不僅增加風味,還有助消化。這也是「老貴陽」的飲食特色之一。
吃完粉,又買了一份戀愛豆腐腦。外層略帶鹼味,內裡柔嫩如漿,再加上折耳根的「特殊氣息」,確實是只有貴陽才能體驗到的味道。
明香園長旺麵:血旺與腸子的紅湯誘惑
第二站是接近40年歷史的明香園長旺麵。點了一碗雞長旺麵,加豆腐。
碗裡紅通通一片,肚子、血旺、脆哨、豆腐一應俱全。先嚐腸子,脆彈帶香;血旺則滑嫩爽口。脆哨油香四溢,豆腐吸滿紅湯,平凡卻討喜。
這碗麵的靈魂,在於蕎麥雞蛋麵。南方麵粉筋性不足,於是加鹽、加鹼,再加入雞蛋,讓口感更有彈性。這種麵還要風乾一夜,形成自然的彎曲。因鹼味重,當地人習慣加醋中和,酸鹼反應甚至會冒泡。加了醋後,整碗麵酸香爽口,更耐吃。
據說長旺麵起源於百年前的北門橋,當時肉鋪將豬下水廉價賣出,兩家小店便以此入麵,互相競爭精益求精,才成就了今日名揚四方的長旺麵。
全牛粉:一碗肉比粉還多
最後一站,挑戰傳說中的全牛粉。雖說是粉,其實滿滿都是牛肉,連粉條都要「從肉堆裡找出來」。
我點了一碗73元的「七成全牛粉」,碗裡有牛肉、牛筋、牛肚、牛舌、牛皮,甚至連牛腦花都上桌。牛肉軟嫩,牛筋富嚼勁,牛肚脆彈,牛皮黏糯,腦花入口即化,帶點黏稠感,確實特別。
粉條吸收了牛肉鮮湯與牛油香氣,更顯Q彈。再加上蒜泥、乾辣椒與酸菜蓮花白,整碗湯粉酸香解膩,豪華又帶勁。這一碗,確實稱得上「肉裡尋粉」。
黃瓜冰漿:清涼收尾
吃了三碗粉麵,最後以一杯黃瓜冰漿作結。黃瓜丁、糯米、葡萄乾加上冰沙,入口清爽又帶奶香。雖然我更偏愛芒果口味,但作為消暑收尾,還是相當過癮。
結語:貴州粉麵的多樣魅力
這趟「粉麵三連發」,從街邊的酸粉,到血旺紅湯的長旺麵,再到豪華全牛粉,三種完全不同的滋味,展現了貴陽飲食的多樣與豪邁。
要我選最喜歡的,我會偏向肉香四溢的全牛粉,但無論是哪一碗,都值得親自嚐一嚐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5M5PtW6qZY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