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武漢早餐街的隱藏版美味 —— 從汽水包到生燙牛肉粉
來到武漢,如果只吃熱乾麵那就太單調了。這座城市的早餐文化豐富多元,不只要坐下來慢慢品味,更要邊走邊吃,才能真正體驗到那股煙火氣。這次,我們走進武漢小區的早餐一條街,從傳統的汽水包、豆皮,到生燙牛肉粉、酸菜魚煎餃,一路大快朵頤。
蓬鬆酥脆的「汽水包」
一開始先挑戰了武漢特色的汽水包。買了一個蓮藕口味和一個粉絲口味。蓮藕餡鹹香脆口,帶點胡椒清香;粉絲則混合了糯米,黏糯柔軟,還有豬油與胡椒的滋味,吃起來像換了酥皮外衣的燒賣。
至於名字的由來,有人說是「水蒸氣蒸的關係」,也有人說是「麵皮發酵,裡面像汽泡一樣蓬鬆」,或許兩者皆有。無論如何,入口的鬆軟感,讓人印象深刻。
武漢經典:三鮮豆皮與蛋酒
來到武漢,必吃的當然還有豆皮。在「眼鏡正宗三鮮豆皮」,看師傅用特製工具鋪上薄薄的蛋皮,底層鋪滿糯米,再加上筍絲與香菇,焦香四溢。豆皮的口感外脆內韌,配料鮮香,越嚼越有層次感。
一旁再來一碗蛋酒,其實就是米酒加蛋,沒有濃烈酒精味,卻帶著甜甜酒香,入口暖胃,冬天喝上一碗特別舒服。
熱氣騰騰的牛肉拉麵
接著走到一家已開了三十年的牛肉拉麵館。17元一碗的牛肉麵,湯頭帶著中藥香與回甜,有點像台灣牛肉湯。麵條勁道雖不如蘭州或新疆的硬朗,但口感仍然紮實。牛肉切片緊實,帶嚼勁。
湖北最有名的牛肉麵其實在襄陽,不過武漢這碗紅油牛肉麵,依然有獨特的溫潤與厚實感。邊吃邊喝一口冰米酒,清甜又解辣,正好平衡。
精華所在:生燙牛肉粉
真正的武漢特色,還得是生燙牛肉粉。粉條滑溜Q彈,配上現燙的牛肉、牛腰與豬肝,口感各異:牛肉鮮嫩、牛腰彈脆、豬肝粉糯細膩。
所謂「生燙」,就是將新鮮肉片放入滾燙湯頭中,幾秒鐘就能撈起。相比潮汕的生燙火鍋,武漢的做法多了一點調味,雖然科技感稍重,但依然保持了食材的鮮嫩。這一碗,果然更適合下飯。
酸菜魚煎餃:皮薄餡大
最後一站是武漢必吃榜上的酸菜魚煎餃。一口咬下,薄脆的外皮立刻碎裂,內餡酸爽回甜,魚肉細膩,口感極佳。另一款三鮮口味則經典耐吃,白菜清甜,湯汁飽滿。
煎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開封《東京夢華錄》時期,當時還叫「煎餃子」,是皇帝生日宴上的御食。如今在武漢,則成為街頭最親民的小吃。
結語:煙火味中的城市記憶
從汽水包的鬆軟,到豆皮的焦香,再到牛肉粉的鮮香與煎餃的脆嫩,武漢的早餐文化,正是城市煙火氣的縮影。這裡的美食不僅是味蕾享受,更是一段段流動的生活記憶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I5FtToLF1x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