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長沙必吃小吃大集合 —— 從臭豆腐到糖油坨坨
來到長沙,怎能錯過街頭巷尾的小吃?這次我們邊走邊吃,從網紅遊客必打卡的太平老街、坡子街、黃興路步行街一路逛過去,臭豆腐、烤肉串、炸串、甜酒釀……看看一個下午究竟能收穫多少地道美味。
涼粉與豬腳:長沙開場小吃
走進小巷子,先來一份特色的瓜涼粉。現場用工具一刮成條,淋上調料,再加上蘿蔔乾,口感冰涼爽滑,帶點酸辣與鹹香,十分開胃。
再配上一份滷得入味的豬腳,紅油滲透,皮韌帶彈,越嚼越香。將豬腳混入涼粉,滋味更加豐富,這一組合就很有長沙的味道。
臭豆腐:黑色的驚喜
來到長沙,怎能不吃臭豆腐?先嘗了家「黑色經典」,外酥內嫩,實際上並不算特別「臭」,反而帶著黑豆豉的香氣。據說這種黑色臭豆腐是清朝時才流行開的。
另一家「五爹臭豆腐」,據說已經有40年歷史,味道更加濃厚,能感受到發酵後的特殊香氣。比起第一家,更符合想像中「長沙臭豆腐」的風味。
烤肉與炸串:街頭的煙火氣
除了臭豆腐,街頭還少不了牛肉串。新鮮的牛肉軟嫩多汁,孜然與辣椒的香味和新疆烤肉相似,但少了幾分辛辣。牛筋串則多了一層嚼勁,越嚼越香。
接著來到炸串攤,點了土豆、排骨、牛肉串、大辣椒。土豆外脆內軟,排骨酥嫩帶脆,大辣椒皮厚爽口。雖然中國早在唐宋時就有油炸技術,但這種「炸串」街頭小吃,其實是八九十年代才流行起來的。
甜酒釀:酒香中的溫潤
走進居民區,嘗一碗甜酒釀。冷食的小碗甜酒,發酵後帶氣泡感,甜中帶微微酒香,十分順口。再來一份甜酒蛋花,蛋香與酒釀融合,滑順柔和。相比之下,還是小碗甜酒更合我胃口。
據說湖南很可能是中國最早釀米酒的地方,道縣一帶發現了上萬年前的遺址,足見酒文化在這裡的悠久歷史。
糖油坨坨:千年傳承的甜點
最後當然要來一份金記糖油坨坨。外層裹著脆脆的糖衣,一口咬下去,外酥內糯,口感與成都的糖油果子十分相似。這種小吃早在宋代就有,當時叫「焦堆」,常常串在竹籤上邊逛廟會邊吃,歷史超過千年。
結語:煙火人間,盡在長沙街頭
這一趟長沙街頭之旅,從涼粉、臭豆腐,到烤肉、炸串,再到甜酒釀與糖油坨坨,每一步都是煙火氣十足。長沙的小吃,不只是味蕾的享受,更是城市文化的縮影。下次來長沙,別只打卡網紅街,走進小巷子,才最能品味這座城市的真滋味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kp5lYhPw-8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