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長沙人的平價自助盛宴 —— 蓋碼飯 vs 蒸菜
說到長沙的飲食文化,除了街頭粉麵,還有一種接地氣又實惠的選擇 —— 平價自助餐。這一集,我走進老小區,先逛傳統菜市場,再挑戰兩種人氣自助:17元大火快炒的蓋碼飯自助,以及20元二十多款小碗蒸菜。看看哪一種更能代表長沙人的「下飯日常」。
濃濃人情味的菜市場
自助餐還沒開門,我先到附近的濱江農貿市場逛一圈。街邊大爺大媽擺攤叫賣,滿滿的煙火氣。黃辣丁、黃花椒、米粉、毛豆腐……樣樣新鮮。特別是毛豆腐,發滿白毛,要醃放二十多天才能入口,令人驚訝。
市場裡還有自釀米酒的大哥,現炒後直接裝桶,酒香四溢;炸物攤子前也排滿人,我買了糖油粑粑和韭菜盒子,外酥內糯、香甜帶韭香,算是「熱身小食」。
17元蓋碼飯自助:大火快炒的誘惑
第一站是17元的蓋碼飯自助。廚房雖小,但大火快炒的聲音此起彼落。蒜頭炒臘肉、辣椒炒肉、辣椒炒雞,香氣撲鼻。
我的第一碗選了辣椒炒肉、辣椒炒雞,加上一點蓮藕。辣椒炒肉鍋氣十足,鮮辣過癮;炒雞切成小丁,入味香濃;蓮藕酸甜脆爽,很解膩。
湖南小炒的精髓,在於「小」:食材剁細、大火快炒、味道濃烈。哪怕食材簡單,也能讓人多添一碗飯。第二輪我又夾了茄子、蒜苗炒臘腸、芹菜炒肥腸,每一道都下飯得不得了。特別是肥腸,彈嫩不膩,真是超值。
20元小碗蒸菜:一次品嚐二十多款
第二站是小巷裡的小碗蒸菜自助,20元可選二十多款菜。這些蒸菜其實多半是先炒再蒸,方便又下飯。
我拿了六款,先試蒸蛋,絲滑細嫩,帶點高湯香;蒸芋頭粉糯中帶酸辣;「醋蒸雞」酸辣味重,不過雞肉有點涼。
其中最驚喜的是豆角五花肉,豆角炒得入味,五花肉軟爛不膩;還有酸辣雞雜,剁椒與雞雜的脆口完美結合,讓人忍不住添飯。這種小碗蒸菜的形式,源於明代客家人遷徙至瀏陽時的飲食習慣,不僅節省燃料,也方便多人同時進食。
老茶館小憩:紫蘇與芝麻豆子茶
吃完兩家自助,我到一家網紅老茶館歇腳。點了一份紫蘇桃子醬,甜中帶著薑香與紫蘇清香;再來一杯芝麻豆子茶,鹹甜交融,有點像喝湯的特別體驗。
茶館裡有人畫畫、有人打牌、有人開直播,氣氛悠閒熱鬧,正是長沙生活的另一面。
結語:最下飯的還是蓋碼飯
總結這趟體驗,17元蓋碼飯自助更勝一籌。現炒現吃,菜式家常卻極下飯,鍋氣濃烈,讓人一碗接一碗。雖然20元蒸菜自助同樣豐富多樣,但若說哪個最能代表長沙的煙火氣,那必然是大火快炒的蓋碼飯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mUucbzfbfu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