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長沙人的早餐哲學 —— 粉與麵的三重奏
在長沙,早餐不只是一頓飯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。這座城市的街頭小巷,每天清晨都飄散著米粉與麵條的香氣。這一集,我走進老小區,從9元一碗的肉絲粉,到28元一碗的寒菌粉,再到聲名遠播的炒碼麵(帶心肝),連試三碗,看看哪一碗最能合我胃口。
嶽麓書院:文化與歷史的起點
在開動之前,先到訪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。雖然在明代之前,湖南在中原文化中屬於邊緣,但清代湘軍崛起後,嶽麓書院才真正進入歷史舞台。曾國藩、曾國權、左宗棠等名將,皆在此求學。歷史厚重,而我此行的另一個目的,則是街頭巷尾的熱氣騰騰。
九元肉絲粉:最平凡卻最實在
第一站,在老小區小店點了一碗酸辣肉絲粉。只需9元,骨湯鮮美,帶著炖肉的香氣,酸菜與炸菜酸辣開胃,再加一顆外酥內嫩的煎蛋,簡單卻滿足。
米粉滑溜Q彈,帶點嚼勁,這種扁粉尤其討喜。米粉的歷史可追溯到東漢九江,但大規模流行應在宋代。扁粉早於圓粉,而圓粉大概是在元代參考「和樂麵」的做法才出現的。這一碗樸實的肉絲粉,不僅填飽肚子,也飽含歲月的滋味。
季節限定的鮮味:寒菌粉
第二碗,來到望月湖小區,試試寒菌粉。一碗28元,屬於季節限定。寒菌其實就是松菇,如今多為半人工養殖。在湖南算珍貴食材,一斤約90元,比起動輒千元的雲南松菇,實惠不少。
湯頭充滿菌香與肉香,鮮美濃郁。五花肉炖得入口即化,肥而不膩;米粉吸附了菌子的鮮味,格外滑嫩。配菜如辣椒炒油渣與自製梅干菜,為整碗粉增添了層次。這碗粉讓人感受到長沙人對「鮮」的追求。
鍋氣十足:炒碼麵(帶心肝)
最後一站,來到彭氏麵館,挑戰長沙經典的炒碼麵(帶心肝)。所謂「帶心肝」,其實是湖南方言的寫法,指麵條要帶嚼勁,類似 al dente 的口感。
我點了「雙碼」——乾腰肚配韭黃炒蛋。師傅大火快炒,鍋氣騰騰。腰子脆嫩、牛肚帶嚼勁,辣椒的香氣與韭黃蛋的鮮味相互交織。可惜雙碼油量頗大,吃到後面略顯膩口。若是初次嘗試,點「單碼」更為適合。
結語:還是肉絲粉最合心
吃過三碗,若要選最適合早餐的,我還是投票給肉絲粉。骨湯鮮美,酸辣爽口,價錢實惠,簡單卻充滿人情味。長沙人的早餐哲學,大抵如此:吃得飽,吃得好,帶著煙火氣迎接新的一天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nLO6IvDhr2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