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五天四夜九州之旅 從排隊粘麵到火山溫泉
日本九州,一個既有煙火味街頭美食,又有壯麗火山與無敵海景溫泉的地方。這趟五天四夜的自駕之旅,從福岡開始,吃遍牛肉、馬肉和和牛燒肉,再一路走訪熊本與別府,體驗九州獨有的飲食與景致。
福岡開篇:明太子飯糰與人氣沾麵
剛落地福岡,第一頓選擇最在地的明太子飯糰。明太子鹹香配上沙丁魚與米飯,簡單卻滿足。其實明太子正是福岡起源,早在日據時期便從朝鮮傳入,成為當地飲食代表。
晚餐則是跟著上班族排隊的粘麵。叉燒嫩滑,溫泉蛋醬香,沾麵筋道帶嚼勁,配合濃厚的湯汁,鮮甜油香,令人回味。福岡的豚骨拉麵與粘麵文化,正是因為當地早期畜牧業與二戰後的糧食供應,才得以盛行。
太宰府天滿宮:梅子餅與金牛傳說
第二天到訪太宰府天滿宮,滿街都是熱騰騰的梅子餅,外層糯米脆香,內裡紅豆香甜,成為遊客必試小食。
天滿宮香火鼎盛,據說摸金牛能保佑學業或健康。這裡不僅是全日本天滿宮的總社,更承載了管源道真被貶至九州的歷史。
福岡特色:牛腸鍋的「咬不動」體驗
晚餐試當地名物牛腸鍋。滿滿肥厚的牛腸,入口卻難以咀嚼,即使再次挑戰,仍覺得不合口味。相比之下,配菜韭菜與豬肉倒是清爽彈脆。牛腸鍋或許更適合重體力工人,但對一般食客來說,體驗一次足矣。
熊本城與馬肉料理
驅車兩小時抵達熊本城。這座名城因地震重建,依舊雄偉。熊本特產馬肉源於戰爭歷史:豐臣秀吉手下武將加藤清正曾出兵朝鮮,糧食不足時被迫食馬,後來逐漸成為地方飲食特色。
晚餐便是馬肉全餐:滷馬肉軟糯入味,馬肉刺身有嚼勁、不帶腥味,但論美味,還是和牛更勝一籌。搭配當地的阿蘇雞與豬肉料理,各具特色。
阿蘇火山與赤牛丼
第三天登上阿蘇火山,仍在冒煙的火山口霧氣瀰漫,壯觀卻帶著危險感。山腳下排隊90分鐘,終於吃到赤牛丼。
大片赤牛肉鋪滿飯面,油脂香濃,入口軟嫩。兩顆溫泉蛋攪拌米飯,香氣更添層次。這一碗2400日元,配上火山景色,確實值得。
別府溫泉:地獄巡禮與海景旅館
別府以溫泉聞名,七大「地獄」景點各有特色:紅色血池、藍色海地獄、間歇泉與泥漿溫泉,還有鱷魚池,既壯觀又奇特。沿途更能買到溫泉蒸製的饅頭,外皮薄、餡料多,甜而不膩。
入住海景溫泉旅館,推門就是無敵海景,泡著溫泉看月色映照海面,心曠神怡。晚餐和牛燒肉,西冷、牛小排、里脊與橫膈膜一應俱全,油脂香濃化口,真正展現日本和牛的極致美味。
結語:九州的味與景
五天四夜的九州之旅,吃盡了牛腸鍋、馬肉刺身、赤牛丼與和牛燒肉,還有地獄蒸與在地拉麵;同時也走過熊本城、阿蘇火山與別府溫泉。九州之美,在於食材與風土交織出的獨特味道,更在於自然與人文相互輝映的景致。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D2kXTmSPUJ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