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天兩夜 21 道菜:從揚州炒飯到南京鍋貼,江蘇到底有多好吃?

江蘇向來是美食重鎮,淮揚菜的精緻與南京街頭的煙火氣,讓人一趟旅程能吃遍高雅與平凡。這次,我用三天兩夜的時間,從揚州走到南京,一共吃了 21 道料理。這趟「味覺旅行」,絕對值回票價。

揚州第一站:淮揚菜的細膩

第一餐選了當地知名的淮揚菜館,點了燈影魚片、大煮干絲、紅燒肉、白玉苦瓜與壓軸的揚州炒飯。

燈影魚片:魚片薄到能透光,炸得酥脆,甜香中帶著鮮味。

大煮干絲:雞湯鮮美,豆香軟滑,是典型的「清鮮之味」。

紅燒肉:入口即化,不過偏清淡,少了幾分濃郁,但勝在軟爛。

白玉苦瓜:搭配咸蛋黃,香氣逼人,卻一點不苦。

揚州炒飯:米粒分明、料切細緻,但鍋氣不足,走的是高湯鮮路線。

雖說「揚州炒飯」的來歷眾說紛紜,但這份標誌性的料理,確實讓人感受到淮揚菜的功夫。

瘦西湖與大運河博物館:美景與歷史

吃飽後漫步瘦西湖,這裡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留戀之地,李白雖未親臨,但「煙花三月下揚州」的詩句早已成為招牌。之後去了大運河博物館,透過聲光與沉浸式展館,重現古運河的繁華,小朋友看得特別開心。

揚州早茶:老鵝與蟹黃湯包

第二天一早,直奔東關街尋覓早茶。

老鵝(鹽水鵝):肉質緊實,咀嚼間帶出濃郁滷香。

蟹子鮮肉餛飩:鮮美清爽,湯頭有畫龍點睛之效。

蟹黃湯包:用吸管喝湯,鮮香中略帶腥味。

五丁包:從原本的「剩菜包」升級為奢華版,內餡有鮑魚海參。

點心九宮格:榴蓮包、翡翠燒賣、千層糕、定勝糕等,既有創意又保留傳統風味。

這頓早茶豐富又熱鬧,讓人充分體驗「早茶文化」的江南版本。

揚州到南京:煙火氣與小食

告別優雅的揚州,來到熱鬧的南京。走進三七八巷,滿街的鴨血粉絲與小吃攤,瞬間煙火氣十足。

牛肉鍋貼:底脆上軟,餡多多汁,帶著回民口味的甜鹹平衡。

牛肉餛飩:略鹹但肉感紮實,口感不錯。

甜點三款:鹹蛋黃抹茶粽、糖芋苗與雨花茶。鹹蛋粽創新,糖芋苗則軟糯香甜,雨花茶入口回甘。

桂花糖芋苗:紅糖與桂花的香氣交融,口感像果凍,獨特又有趣。

美食之外:友情與城市記憶

這次來南京,還為了見證好朋友的人生大事。江南的美食固然精彩,但更珍貴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。

結語:一趟江蘇,味覺與心靈的雙重滿足

從揚州的淮揚菜到南京的街頭鍋貼,三天兩夜的行程,21 道料理既展示了江蘇飲食的細膩,又呈現了市井的豪爽。江南水鄉不只有煙花三月的浪漫,更有熱騰騰的碗麵與香脆的鍋貼。

吃飽喝足,走過歷史,這一趟江蘇行,既滿足了味蕾,也豐富了心靈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VYwDnp_L80g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