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保定必吃驢肉火燒與官府名菜

開場:歷史與美食交織的城市

河北保定,不僅是「直隸總督署」的所在,更是一座融合歷史與美食的城市。從清代的權力中樞,到李鴻章的官府佳餚,再到家喻戶曉的驢肉火燒,這裡的每一道菜、每一口滋味,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
直隸總督署:一人之下萬人之上

來保定,若只選一個景點,必然是直隸總督署。這裡曾是清代直隸省的最高權力機構,轄地範圍遠超今日河北,北至東北,南至河南。像曾國藩、李鴻章等近代名將,都曾官居直隸總督。一進府內,古色古香,卻也帶著沉重歷史感,令人回味。

官府菜的奢華演繹:李鴻章烩菜

逛完總督署,當然要嚐嚐「直隸官府菜」。重頭戲是李鴻章烩菜——據說源於他初到西方,吃不慣西餐,讓廚師把剩餘食材燉成一鍋。如今的版本卻早已變得珍饈:蹄筋、海參、魚卵、鮑魚等高級食材齊聚一鍋,湯鮮味濃,帶著山珍海味的氣息。這本是「隨意」之作,卻成了平民難以企及的御用滋味。

總督豆腐與雞里蹦:細節中的身分感

另一道「總督豆腐」,原是普通家常豆腐,因李鴻章嫌淡而讓廚師「升級」。豆腐炸至外脆內嫩,撒上干貝絲,平凡中帶出奢華。
還有一道「雞里蹦」,據傳與康熙有關。嫩雞與大蝦入饌,加上甜麵醬翻炒,鮮香濃郁,名字因蝦子「在雞裡蹦」而得。這些菜式,不單是味道,更是一種時代的象徵。

鍋包肘子:考生與權貴的味道

「鍋包肘子」氣勢十足,一大盤三塊巨肘配十幾張餅。外層焦脆,內裡軟爛,用餅卷著甜麵醬吃,別有一番滋味。這道菜源於保定特殊的地理位置——作為「京南門戶」,考生赴京趕考途中停留於此,有錢人才能享用這種奢侈之物。考中後升官,肘子卷餅也逐漸進入官府菜單。

驢肉火燒:百年傳承的保定味道

若說最能代表保定的,必然是驢肉火燒。火燒現打,外脆內嫩,夾入肥瘦相間的驢肉,油香四溢。

板腸肉火燒:帶脆口感,咬下鹹香十足。

肋條肉火燒:肉香更濃,卻少了膩氣味,各有千秋。

驢肉在河北已有上千年食用歷史,因牛要耕田、馬要打仗,唯有退役的驢成為餐桌佳餚。據說驢肉火燒最早起源於保定徐水,幫派爭鬥後將驢肉製成火燒,成就今日名菜。

燜子與牛肉罩餅:平民版的美味

驢肉太貴?還有「燜子」作為平替。以紅薯澱粉蒸成,搭配驢肉湯,滑嫩爽口,香氣同樣濃郁。
另一道保定特色是牛肉罩餅。餅泡入牛肉湯,軟爛入味,類似西安羊肉泡饃。根據牛肉量不同,有「一罩」至「四罩」之分,既能飽腹,也充滿地方風情。

小城滋味:素顏版魚香肉絲

保定的「魚香肉絲」與四川版毫不相干。酸甜開胃,搭配黃瓜絲、紅蘿蔔絲,清爽卻不失滋味。這種「素顏版」的魚香肉絲,也展現了地方餐桌的獨特詮釋。

結語:保定的厚重與樸實

保定的飲食文化,既有直隸官府菜的講究,也有驢肉火燒的草根豪邁;既有考生與權貴的歷史記憶,也有小攤販的日常創意。來到這裡,不只是品嚐美食,更是透過味蕾感受歷史的厚重與生活的真實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丹牛食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VDrlh4aEldY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