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七塊錢盒飯、百年炖魚與徐州大席
七塊錢盒飯:煤礦門口的樸實滋味
在安徽淮南鳳台縣張吉煤礦門口,一份七塊錢的盒飯,竟然能隨便挑三十多個菜。大多數食客都是煤礦工人或附近的打工人。素菜隨便吃,裡面甚至有「蒜苔肉」這樣帶肉的「人造素菜」;而雞腿則是單獨計價,一隻五塊錢。
西紅柿燉毛豆蓋飯,是這裡最受歡迎的吃法,酸甜下飯。有人打趣:「這樣一碗,在城裡能賣十塊吧?」七塊錢吃到飽,這在當下的經濟環境裡,確實難得。老闆憑的是「走量」,遇到能吃的客人,幾乎不賺錢。這樣的堅持,是給底層人民最真實的溫飽。
網絡上的爭議:平價餐的良心與誤解
不少網友質疑這樣的低價飯菜是「凍肉」「僵屍肉」。但事實是,老闆們用心守住了這份樸實的滋味。正如麥總所說:「他不嫌棄你花七塊錢吃這麼多菜,你還嫌棄他僵屍肉?」在這裡,一杯酒,敬所有堅守平價快餐的老闆,因為他們撐起了無數工人和打工人的餐桌。
百年傳承:溫山湖小鯽魚的炖煮工藝
這片土地還流傳著另一份堅守——溫山湖的野生小鯽魚。這門手藝已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,六代人延續。每天要炸、炖兩百多斤魚,不去鱗,直接入鍋。
小鯽魚先裹上麵粉與澱粉,入豆油裡炸到金黃酥脆,再以秘方老湯慢炖三小時。魚鱗被炸得焦香,帶著油脂香味,魚肉與魚骨燉透後幾乎能一口吞下,酸甜鹹鮮交融,湯頭更是回味無窮。
這份「林家灣炖魚」,是當地最正宗的代表。滿街雖有仿冒的門店,但真正的老字號,靠的就是百年不變的工藝。
吉林熱豆腐:街頭三十年的堅守
在等待炖魚的空檔,街邊的一碗「熱豆腐」驚艷味蕾。三十多年來,老闆每天凌晨三點起來做豆腐,用鹹鹽、辣椒和辣椒豆瓣簡單調味。喝豆腐不用筷子,不用勺子,而是直接就口啜飲。這樣的吃法接地氣,也保留了最原始的滋味。
一碗熱豆腐三塊錢,白嫩細膩,入口即化。這樣的「板子豆腐」,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清晨。
徐州流水席:二十六道菜的一千元婚宴
在徐州南區惠民小區,一場婚禮流水席熱鬧非凡。一桌一千元,十個涼菜、十六道熱菜,滿滿當當二十六道。
清蒸鱸魚、大閘蟹、鹽水螺螄蝦、蒜蓉鮑魚、尖椒牛柳、全家福……徐州大席的硬菜一個接一個。烤鴨配餅、紫菜蛋湯、拔絲地瓜,更讓人驚呼「接地氣又大氣」。大肘子上桌時,滿堂喝彩,這正是北方婚宴最具象徵的「折菜」。
徐州靶子肉:全國最便宜的大肘子
在徐州,還有一樣被稱為「頂配快餐」的——靶子肉。大火炒糖色、加老抽、白糖,再將三斤重的新鮮大肘子入鍋,慢炖四小時。最後加啤酒去腥,肥瘦相間,紅潤透亮。
這樣一塊三斤重的肘子,只賣三十八元,據說是「全國最便宜的大肘子」。此外還有方肉,每塊僅十三元,肥瘦均勻,入口不膩。加上一碗米飯淋上卤汁,或配免費的玉米糊糊稀飯,就是最豪華的「工薪族快餐」。
武漢天價豆皮:59元的豪華早餐
最後一站,來到武漢。街頭豆皮攤已有四十多年歷史,最便宜的基礎款賣十二元,而最豪華的「全料豆皮」高達五十九元。蝦仁、鱔魚、腰花、牛肉絲、香菇肉丁一應俱全。
薄薄的蛋皮裡包裹糯米飯,再炒上滿滿配料,幾乎成了「蛋皮小炒蓋飯」。雖然價格不菲,但料足味正,連本地人都願意捧場。
結語:底層煙火與人間真味
從淮南煤礦門口的七元盒飯,到百年傳承的林家灣炖魚;從徐州婚宴的大席,到最接地氣的靶子肉;從吉林街邊的熱豆腐,到武漢豪華的天價豆皮……這些食物,無一不是煙火人間最真實的映照。
它們或廉價、或豪華,但背後都有辛苦與堅守。這,就是「食盡神州」最動人的地方:一餐一飯,都是生活的縮影。
YouTube專欄名稱:麦总去哪吃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gXxRCA1qUd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