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盡神州:從山東大集到徐州婚席,一場中國煙火美食之旅
開場:尋找最真實的味道
中國的市井與大集,藏着最貼近生活的美食。沒有華麗的餐廳裝潢,沒有精緻的擺盤,卻能在鍋氣與人聲裡,嘗到屬於土地的真實滋味。這一次,我們隨麥總的腳步,走過山東、東北、安徽、江蘇、河北與甘肅,探訪那些最接地氣的美味。
山東大集:七旬老爺子的鐵鍋人生
清晨七點,山東的大集熱鬧展開。攤位陸續開張,費用不一,約十五元一集。七十一歲的老爺子,駕着破舊三輪車到場,身體硬朗,扛貨卸貨一氣呵成。這份勤奮,正是山東人的淳樸與能幹。
攤位上,三塊錢一碗的西紅柿蛋湯,因勾芡與胡椒粉、香醋、麻油的搭配而與眾不同,濃稠似羹。還有漲價至十五元的青椒炒肉絲,大火快炒,份量十足,火候夠勁。最令人驚喜的,則是十元一份的黃雞子魚,九條小魚入鍋,再打入兩顆雞蛋,焦香與鍋氣並存,粗獷卻動人。
四十年的炒菜手藝,讓老爺子堅持着屬於自己的風格——無論客人要求如何,他都按自己的方法做,因為這就是他的味道。
哈爾濱:十元自助盒飯,三十多道菜隨便吃
在哈爾濱的嚴寒中,出租車司機與工人聚在一家十元自助餐館。店裡常備三十多道菜,米飯、炒飯、玉米粥、大茶粥任添,還有免費豆漿。酸菜、鍋包肉、紅腸、魚香肉絲、粉條、紅燒肉……琳瑯滿目,讓人難以抉擇。
這裡的生意極旺,每天能賣出五六百份,全靠量取勝。十元隨便吃,唯一的規矩是不浪費。老闆說,十多年來靠的就是實惠與口碑。
安徽合肥:八元蛋炒飯,十八樣小菜任添
在合肥潮湖鎮,八元就能吃上一份蛋炒飯,配上十八樣小菜。炒飯選用土雞蛋,粒粒分明,不加味精雞精,只用鹽調味,簡單卻香氣十足。
小菜有臭豆腐、咸韭菜、蘿蔔乾、酱黃瓜、辣椒乾子、土豆絲、海帶絲等,全部自助取用。還有免費的紫菜西紅柿蛋湯與稀飯,讓人回味童年的味道。這裡的顧客大多是長途司機,凌晨三點依然有人進店,只為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飯。
徐州:七元盒飯與千元婚宴的對比
在徐州,一家小館以七元盒飯打動無數工人與學生。十六道菜隨便打,米飯或饅頭隨意加。除了個別的雞腿、肉圓需額外收費,其餘一概不限量。老闆娘笑言「為人民服務」,這份實惠,讓人感慨。
同城的婚宴,則展現了另一番景象。千元一席,二十六道菜齊上,既有清蒸鱸魚、大閘蟹、蒜蓉鮑魚,也有紫菜蛋湯、拔絲地瓜。十道涼菜、十多道熱菜,配上大肘子與全家福,熱鬧又接地氣,代表了徐州的飲食文化。
河北滄州:老席扣碗,十塊錢管飽
在滄州307國道邊,有家老席扣碗館。十塊錢,一大碗七種菜匯成的「老席會」,配上免費饅頭。紅燒鯉魚、紅燒鱸魚、紅燒雞塊、方肘肉、豆干、丸子、片粉,油水充足,滋味濃烈。
這裡的顧客多是工地工人,吃飯時用饅頭蘸着卤汁,再加兩塊錢米飯,就是最樸實的飽腹享受。
甘肅蘭州:二十勺辣子牛肉麵
來到蘭州,不能錯過牛肉麵。十九元一份「肉蛋雙飛」,麵條八兩,配牛肉、雞蛋與小菜。真正的靈魂,是那一鍋自製辣油。有人挑戰二十勺辣子,紅油翻滾,香辣過癮。
牛肉厚切,湯底講究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」,清湯透亮,配上蒜苗、白蘿蔔,滋味純正。這一碗面,足以讓人從早飽到晚。
青島黃島:海鮮烩餅的人間煙火
在青島黃島坡里大集,海鮮烩餅是當地特色。顧客需自備海鮮與肉,再交由攤販代為加工,每鍋十元工錢。蝦、墨魚仔、五花肉下鍋,搭配冷水小餅,炒得熱氣騰騰。
雖然我們買到的海鮮稍顯寒酸,但仍是一大鍋盛滿鮮味。最精華的是湯底,混合海鮮與肉的汁水,被小餅吸收後,口感無比鮮美。地鐵呼嘯而過,攤販們忙到站不住腳,卻依舊笑言「生活就是這樣」。
結語:一場煙火中國行
從山東大集的老爺子,到哈爾濱的十元自助;從合肥的十八樣小菜,到徐州的七元盒飯與千元婚宴;從河北的老席扣碗,到蘭州的辣子牛肉麵,再到青島的海鮮烩餅——這些平凡的食物,構成了中國最真實的煙火。
它們不是高檔料理,卻最能慰藉人心。因為在這些飯菜裡,有勤勞的身影,有歲月的堅持,也有對生活最樸實的熱愛。這,正是「食盡神州」的意義所在。
YouTube專欄名稱:麦总去哪吃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kWEwR_OUx1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