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盡神州】90元烧鵝、軟糯肘子、黑暗料理土筍凍與牛瘪湯 —— 中國大地上的極致滋味

開篇:從廣東到閩南,再到西南高原

中國飲食文化豐富多元,既有人人追捧的高性價比美食,也有令人望而卻步卻充滿地方特色的「黑暗料理」。這一次,我們走進廣東江門的山下農莊,品嚐 90 元一隻的烧鵝;再到西安,感受軟糯的肘子與大豬蹄;最後南下閩南,見識聞風喪膽的土筍凍與苗族的牛瘪湯。這些味道,或親民、或豪邁、或挑戰味蕾,卻都蘊含著地方文化的真實與鮮活。

廣東江門:90元一隻的烧鵝

在江門鶴山的山下農莊,一隻烧鵝只賣 90 元,價錢令人大跌眼鏡。相比東莞、佛山、順德動輒二三百的燒鵝,這裡的確實「該省省,該花花」。

農莊雖隱身於山林,但車位早早停滿。現場點單後,活鵝現宰現烤,皮脆肉嫩,香氣撲鼻。配上 33 元的鵝雜與二十多元的青菜,兩個人一餐僅 148 元,吃得心滿意足。老廣吃飯不在乎環境,唯獨看重「味道對不對」。

西安:軟糯入味的豬蹄與肘子

西安一間「豬蹄大王」小店,每天下午四點準點出鍋,門外隊伍常常排上百米。店裡的豬蹄與肘子,每斤 45 元,燉煮三小時以上,軟爛入味,滿滿膠原蛋白。

剛出鍋時,香氣最濃烈,搭配一碗油潑面或米飯,讓人停不了口。雖然一份肘子要價百元,但份量十足,皮軟筋彈,肉香濃郁,性價比依然很高。當地食客說:「老年人也能吃得動,軟爛剛剛好。」

閩南漳州:黑暗料理「土筍凍」

漳州龍海的土筍凍,是當地人引以為傲的傳統美食。所謂「土筍」,學名可口革囊星蟲,生於紅樹林泥沙中。捕撈後需反覆洗刷、搓洗、秋曬,最後熬煮 20 分鐘以上,待其自然凝固成凍。

外地人往往將其視為「黑暗料理」,因其外觀呈半透明凍狀,味道帶有一絲「泥腥」。但漳州人卻認為它美容養顏、膠質豐富。土筍凍單吃冰涼爽口,還能入粥、入湯,甚至與蘸料搭配,別有一番滋味。

貴州苗族:牛瘪湯的極限挑戰

比土筍凍更具挑戰性的,當屬貴州苗族與侗族流傳的「牛瘪湯」。所謂「牛瘪」,其實是取自牛的膽汁與胃液,再加上香料、辣椒熬煮成湯。

當地人習以為常,甚至認為牛瘪湯能健胃養身。但對外地人而言,初聞氣味往往「翻江倒海」,難以接受。資深食客建議先從熟牛瘪開始嘗試,再逐步挑戰更「生猛」的版本。這道菜或許不合所有人的胃口,但正如當地人所說:「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,吃習慣了就是香。」

結語:美食的多樣與包容

從江門的高性價比烧鵝,到西安的軟糯肘子,再到閩南的土筍凍與苗族的牛瘪湯,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美食的多樣性,更是中國飲食文化的包容。

有些食物簡單實惠,讓人滿足;有些食物濃烈厚重,讓人銘記;還有些食物挑戰極限,考驗味蕾與心理。但無論何種滋味,它們都在訴說著地方的故事,映照著人們的生活。這,正是「食盡神州」的真義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麦总去哪吃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EFoMkM6nL5k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