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克菲勒的一生:從白手起家到慈善巨擘

1911年,美國最高法院作出震撼世界的裁決——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帝國被拆分為34家公司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這場看似毀滅性的打擊,不僅沒有讓洛克菲勒走向沒落,反而因為汽車與天然氣需求的暴漲,讓他的財富在十餘年間翻倍增長。換算到今天,他的財富超過4000億美元,是比爾·蓋茨的五倍,甚至超過不少國家的GDP

洛克菲勒的一生,既是一部關於白手起家的傳奇,也是關於如何正確使用金錢與時間的啟示錄

少年立志:從會計員到小企業

1839年,洛克菲勒出生於美國東北一個小村莊。父親是四處行騙的小販,母親則虔誠而嚴謹。這種截然不同的家庭氛圍,讓他既有謀財的靈活頭腦,又具備謹慎克制的性格。14歲時,他立下兩個目標:成為億萬富翁,並活到100

1855年中學畢業,他選擇放棄大學,闖入商界。19歲時,他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,加上積蓄800美元,與人合夥創辦公司。雖然第一次生意因天災失敗,但他沒有氣餒,反而嘗試報紙廣告拓展業務,兩年後公司盈利超過1萬美元

他常告誡子女:「夢想 + 失敗 + 挑戰 = 成功。

石油帝國的崛

當時賓夕法尼亞州掀起石油熱潮,許多商人蜂擁投資。洛克菲勒卻冷靜判斷:油井供過於求,行情必跌。他選擇等待,直到油價暴跌至幾乎為零時,才果斷進軍煉油業

26歲時,他在與合夥人競標時毫不退縮,以7.25萬美元的天價買下股權,正式掌握自己的石油公司。隨後,他靠着精準眼光與無比堅毅,把企業規模迅速擴展,最終壟斷美國80%的煉油業務,成為「標準石油帝國」的締造者

轉折點:非洲之旅與人生覺

正當事業如日中天,洛克菲勒卻因過勞患上心臟病,醫生斷言他活不過48歲。一次非洲考察,他看到當地人順應自然,春耕夏耘、秋收冬藏,過着悠然自足的生活。村民告訴他:「你的一生只有一個春夏秋冬,而我們有很多個。

這句話深深震撼了他。他反思:若只為金錢拼命,是否會錯過生命真正的春夏秋冬?自此,他逐漸放手管理,轉向慈善與健康生活,最終活到了98

慈善事業:留下的最大遺

洛克菲勒認為財富屬於上帝,人類只是管家。他晚年創立了多個基金會

· 芝加哥大學:短短20年躋身世界一流,孕育89位諾貝爾獎得主

· 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(後來的洛克菲勒大學):在醫學與生物學領域享譽全球

· 北京協和醫學院:是其海外最大單項捐助,培養出林巧智、吳階平等頂尖名醫

此外,他資助了美國多所名校,幫助消滅疾病,推動了全球公共衛生與教育的進步

總結:真正的財富

洛克菲勒的人生,是「忍、準、狠」的創業史,也是「放手、分享、回饋」的慈善史。他留給世界最大的遺產,不是驚人的財富,而是財富應為人類福祉服務的觀念

從白手起家的窮小子,到世界首富,再到慈善家,洛克菲勒證明了:一個人的價值,不僅在於擁有多少,而在於能為世界留下多少

 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ePpLMPxxb4

Youtube專欄:天天讀書會 DailyReading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