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現代頂級富人的兩大致富秘訣:跟著「變革紅利」與「制度紅利」賺到第一桶與第N桶金

貧富差距為何越拉越大?研究顯示,全球最頂端的少數人持有多數財富,而許多近代億萬富翁,其實並非出身豪門,而是抓住了時代轉折。本文以《巨富》的觀點為骨幹,結合香港讀者的投資與創業環境,拆解現代頂級富人的兩大致富引擎,外加你我可操作的四條落地路徑

為何巨富越滾越大:不是「更努力」,而是「乘對風

大多數超級富豪並非靠日常線性增長致富,而是靠非線性機會:當產業規則大變、流量與資本快速聚攏,能人先卡位,後續複利便一騎絕塵。這就是所謂的「抽水機效應」:一旦站在水閘口,水越來越向你湧來

頂級富豪的三個共通

· 技術敏感度高:能把新技術變成可規模化的產品或平台

· 投入強度極高:長期高負荷,是把機會變現的必要條件

· 視野國際化:資源、客戶、資本市場與品牌敘事都不只限於本地

祕訣一:搭上「變革紅利」——用新技術解構剛

關鍵不是技術多炫,而是用技術升級日常剛需的效率

· 把「線下低效」搬上雲端(社交、支付、教育、零售)

· 以數據驅動產品迭代,形成網路效應與規模經濟

· 先在小場域驗證(校園、社群、垂直圈層),再複製擴張。
抓點:找「頻次高、痛點明、付費可行」的場景,例如內容創作工具、AI助理、跨境小店SaaS、行業工作流程自動化等

祕訣二:運用「制度紅利」——在規則內放大槓

所謂「制度紅利」,是指牌照、合規門檻、政府合作等帶來的「半壟斷」或信任背書

· 牌照經濟:持牌即可進入高門檻賽道(支付、醫療、金融、出行等),供給受限往往對價格與毛利有支撐

· 合作經濟:與公共機構或持牌巨頭做供應、共建或背書,迅速放大信用與訂單。
提醒:制度紅利不是灰色地帶,而是合規思維+長期經營;法律、財會、風控能力,是這條路的基本功

普通人如何縮小差距:四條落地路

1. 建立「變革思維」雷達
每週固定追蹤三個維度:技術(AI、能源、生命科學)、渠道(跨境電商、短視頻、直播)、資本與政策(監管動向、產業補貼)。把資訊內化為「下一步可試的微行動」

2. 用新技術做「微創業」
從「小而精」切入

AI工具做知識產品、數據服務、設計與營銷外包

做一款行業小SaaS,解決單一流程痛點(報價、對賬、排程)

先從副業開始,以現金流自養增長,再考慮融資與擴張

3. 主動連接「官方資源

研究本地與區域的產業計劃、創科資助、行業牌照要求

以供應商、承辦商、聯合實驗計劃等方式切入,爭取背書與第一批客戶

宣傳語言要善用背書(案例、入圍、合作方),提升轉化率

4. 直接為富裕客群服務
兩條路

資產服務:家族辦公室、稅務架構、海外醫療、教育顧問、高端旅居;需求單價高、轉介紹強

專才品牌化:把你的技能做到圈層標杆(醫美、法律、形象設計、藝術投資顧問),單客價值遠高於大眾市場

香港讀者的即用清單(本月就開做

· 行業雷達表:挑一個你熟悉的行業,列出「三個低效流程+一個AI/自動化解法」,約三位從業者驗證可行性

· 權益地圖:梳理你所在領域的牌照與合規節點(需要什麼資質?審批要多久?),計算取得後的單客價值提升

· 第一個公共背書:從學會、商會、校友會或區域創科計劃入手,先拿到一個小合作或入圍,作為市場敲門磚

· 高淨值客戶線索:圈定一個服務包(明確目標、交付物、價目表),透過律所、會計師、私行RM的人脈試點

風險與底線:速度之外,更要可持

· 法務/稅務/資料保護要先行,別用短期收益換長期合規風險

· 現金流至上:別被估值綁架,先證明能「自我造血」

· 聲譽資本:在高淨值服務與政府合作場景裡,口碑就是最大的資產

總結:選擇比努力更重要,結構性機會決定上

現代頂級富豪的曲線,往往來自**變革紅利(技術)+制度紅利(規則)**的共振。對個體而言,先把「雷達」與「槓桿」裝好:以小切口驗證需求,用合規與背書放大信任,讓現金流支撐迭代。當你能在每一輪變革中,比別人早半步看見、快半步行動,財富差距就不再是宿命,而是你設計出來的結果

 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l_qM1fagNc

Youtube專欄:天天讀書會 DailyReading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