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商(AQ):比IQ、EQ更能撐你走到最後的一股勁
在香港這種高壓節奏裡,IQ 影響你「有幾叻」,EQ 幫你「點同人相處」,而逆商 AQ(Adversity Quotient),決定你遇到逆境時「頂唔頂得順、行唔行到尾」。保羅・史托茲在《逆商》中提到:AQ 是一套可測、可練的能力——看清逆境、迅速復位、化壓力為動力。
什麼是逆商
逆商既是一種測量工具,也是一種生活哲學,更是一套改善方法。它能幫助我們在逆境中學習、振作,具備反脆弱的能力。
在生活中,挫折與壓力無處不在。那些事業登頂的人,往往經歷了無數失敗,但因為逆商高,才能最終突破困境。
登山三種人:放棄者、扎營者、攀登者
作者用登山比喻人生:
· 放棄者:遇到挑戰就退出,代表逃避、退縮。
· 扎營者:選擇停下腳步,把環境弄舒適,但止步不前。
· 攀登者:不斷向上,即便困境再大也會堅持,像拳王阿里、球王貝利這樣的人生態度。
真正的成功者,正是少數願意成為「攀登者」的人。
逆境的層次
人生至少會面對三層逆境:
1. 社會層面:來自文化、比較、價值觀。
2. 職場層面:失業、技術變化、人工智能衝擊。
3. 個人層面:身體衰老、家庭壓力、心態脆弱。
逆商的心理學支柱
1. 認知心理學
o 習得性無助:長期受挫後覺得「無解」,但實際並非如此。
o 歸因理論:用暫時、有限、外在的歸因方式,能帶來樂觀與希望。
2. 健康心理學
o 軟弱的心態會影響身體,甚至導致疾病。
3. 腦科學
o 習慣最快只需「100毫秒」養成。要改變行為,需要從潛意識(基底神經節)拉回到大腦皮層,進行「覺醒」。
測量逆商的四個維度:CORE
· C (Control) 掌控感:是否覺得自己能掌控局面。
· O (Ownership) 擔當力:是否願意承擔責任、尋找自己能做的事。
· R (Reach) 影響度:是否把逆境看得過大。
· E (Endurance) 持續性:是否誤以為困境會永久存在。
這四個維度組成了「CORE模型」,幫助人們提升覺察力。
提高逆商的工具:LEAD
作者提出了四步驟工具「LEAD」:
· L (Listen):傾聽內心逆境反應,覺察「瘋子般的自我否定」。
· E (Explore):探究自己能承擔什麼責任,而非責怪他人。
· A (Analysis):分析證據,避免「災難化思維」。
· D (Do):付諸行動,找到改變的途徑。
克服受害者心態的方法
· 分心法:運動、遊戲、電影轉移注意力。
· 重塑法:回歸初心,重新獲得力量。
· 渺小化:放下自我中心,看到宇宙的廣闊。
· 幫助他人:透過利他行為療癒自我。
結語
逆商決定了我們能否像一棵樹般,經歷風雨依然挺立生長。能否學會逆商,與難度無關,而在於你覺得「克服逆境」有多重要。若你認為它很重要,就一定能學會並做到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bqmq8uX9AI
Youtube專欄:天天讀書會 Daily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