貝佐斯:用「長期主義」把車庫變成帝國的男人

在九十年代互聯網剛起步時,30歲的傑夫・貝佐斯(Jeff Bezos)看到一個驚人數字——互聯網使用人數每年增長 2300%。他立刻辭去華爾街的高薪工作,在車庫開展創業;19947月,「網上書店」亞馬遜上線,初期他甚至要親自揹住包裹去郵局寄書。三年後公司上市,他瞬間成為億萬富豪;到2017年,他登上全球首富。表面是飛躍,其實是一場按部就班、賭長遠的馬拉松

他做對了什麼?一個關鍵詞:長期主

很多人以為「長期主義」等於死撐,貝佐斯卻強調:不是盲撐,而是專注做對的事,並讓時間幫你滾出「複利」

· 十年打底的物流:亞馬遜早期連續十年砸錢建物流系統,短期無乜肉眼可見的回報,但完成後在美國能做到48小時送達,直接把對手甩開幾條街

· 把客戶放在利潤前2001年科網泡沫爆破最難捱的時候,他仍然降價+免運費,被華爾街鬧「痴線」。結果用戶黏性大升,之後的增長證明了取捨正確

· 擁抱不變,應對不確定:零售業不變的是——客戶要更低價、更快配送、更多選擇。亞馬遜20年就圍繞這三點不斷加碼,而非短炒風口

· 快速試錯:第一代 Kindle 又重又貴,他們每半年改一版,五年後反而做成市場標杆。完成比完美更重要

「長期主義」如何落地?貝佐斯的三個習

1. 先問十年後值唔值得:做決策前,他會想像10年後的世界,再倒推今天行哪一步。當年切入雲計算就是如此——冷門、但長遠必需

2. 延遲滿足:短期指標可以看,但唔被短期綁架。把大目標拆成細里細眼的小勝利,確保一路有回饋

3. 把時間投向可複利的事:例如持續提升產品體驗、打造會員體系(Prime)、打磨供應鏈——這些都是越做越值錢的資產

給香港讀者的啟示:慢慢變富,先學識「選對事

· 職場:與其巴結上司,不如花力氣解客戶真正痛點;口碑與復購,先於升職加薪

· 創業:別只想搵快錢,問三條:我的產品幫客戶慳幾多時間解決咩問題可否持續更好

· 個人成長:每天30分鐘閱讀、運動、深耕專業技能,這些是不變的正確;把社交投向可靠的長期同盟,互相督戰,走得更遠

三個常見誤區,貝佐斯都踩過煞

· 把拖延當長線:長期主義不是「之後先做」,而是今日開始、每日一點

· 完美主義:不要等萬事俱備才起步——先上路,再優化

· 忽視短期反饋:長線不是盲飛,把里程碑拆細,讓自己看見進步,才捱得住

一分鐘行動清單(即刻可做

· 寫低10年後想成為的樣子,倒推到「本月」的一件具體行動

· 為自己做一張雙清單:左邊寫「會產生長期價值的事」(讀書、練技能、健身、維護關係),右邊寫「純消耗時間的事」。每日把80%時間投向左邊

· 搵一位「長期同盟」——可以是朋友、家人或同事——定期互報進展

很多「聰明人」輸在短期爽感;貝佐斯贏在敢選難而對的路,再交給時間。記住巴菲特那句點醒人的說話:**「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。」**但真正能活過周期、做成大事的人,恰恰就是那班願意慢慢變好的人。

 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A9xm3CcCZI

Youtube專欄:天天讀書會 DailyReading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