喬治·奧威爾:權力,來自對歷史的掌控
喬治·奧威爾(George Orwell) 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作家與思想家,以《動物農莊》(Animal Farm)和《一九八四》(1984)最為人熟知。他的作品犀利地揭示極權、操縱與人性的弱點,至今仍讓人感到震撼。
歷史與權力的關係
在《一九八四》中,奧威爾寫下了這句發人深省的話:
「誰掌控過去就掌控未來。誰掌控現在就掌控過去。」
這句話揭示了權力的邏輯:
· 操控過去的敘事 —— 政權若能重寫歷史,就能塑造人民的記憶與身份認同。
· 決定未來的方向 —— 當人民只記得「官方版本」的歷史,他們對未來的理解與選擇便被限制。
· 現在即權力場域 —— 掌控當下的人,不僅能定義現實,也能反過來改寫過去的「真相」。
文學中的警示
《一九八四》裡的「真理部」正是這句話的體現:它不斷修改舊報紙、檔案,讓過去的記錄符合當下政權的需要。結果,歷史變得流動而不可靠,而人民也失去了判斷真假的能力。
奧威爾要提醒我們:失去歷史真相的社會,必然會失去自由。
對香港讀者的啟發
對香港人來說,這句話尤其深刻。
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不同媒體、不同角度,都可能塑造「不同的歷史版本」。
奧威爾提醒我們:
· 要有批判思維,不能盲目接受單一敘事。
· 要珍惜記錄與真相,因為它們是守護未來自由的根基。
· 掌控記憶,就是掌控力量,因此個人的記憶與社會的集體記憶格外珍貴。
喬治·奧威爾用這句話告訴我們:
歷史不是單純的過去,而是權力角力的戰場。守護真相,就是守護未來。
專欄:語時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