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品唔一定啱曬每隻毛孩,小心好心做壞事!

補品唔一定啱曬每隻毛孩,小心好心做壞事!

不少寵物主人視毛孩如家人,當牠們出現輕微健康問題時,總希望盡力補身、增強體質。隨著市面上各種寵物營養補充品愈出愈多,例如關節保健粉、魚油、牛初乳、益生菌、甚至靈芝、人參等「保健神物」,不少主人一見有功效便立即入手。
然而,補品並非萬能,更非「多多益善」或「隻隻毛孩啱用」。不同物種、年齡、體質、甚至健康狀況,都影響補品的效果與風險。若主人未有經過專業建議便隨意添加補充品,最終有可能「好心做壞事」,反而令毛孩的身體出現負擔或隱性問題。

一、不是所有狗狗都適合吃魚油

常見補品:魚油(Omega-3)
魚油具有抗炎、改善皮膚、保護心血管等好處,是最受歡迎的寵物補充品之一。不少主人見狗狗掉毛、抓癢、皮膚乾燥時,便自行添加魚油入狗糧。

🐶 狗狗的身體知識:
狗的代謝與人體不同,對脂肪酸的吸收能力有上限。
過量攝取魚油可能導致:

  • 胃腸不適(如肚瀉、嘔吐);
  • 增加胰臟炎風險;
  • 長期甚至可能影響凝血功能。

💡 真實例子:一隻6歲柴犬因皮膚痕癢每日被主人餵食雙倍劑量魚油,三星期後出現反覆軟便和食慾下降,經獸醫檢查發現輕微胰臟炎,須停用所有補品並作飲食調整。

✅ 建議:

  • 使用前諮詢獸醫;
  • 嚴格跟從劑量指引;
  • 觀察食用後一週內的反應是否正常。

二、牛初乳要慎選

常見補品:牛初乳、免疫調節劑
牛初乳內含豐富免疫球蛋白,被不少主人用作提升貓咪免疫力、預防感冒或幫助康復。但其實部分貓咪對乳製品(包括乳糖或蛋白)存在過敏或消化不良反應

🐱 貓咪的身體知識:
成年貓的腸道酵素活性(特別是乳糖酶)極低,導致牠們難以消化乳製品。若食用不適合的補品,可能出現:

  • 腹瀉;嘔吐;
  • 消化不良導致體重下降。

💡 真實例子:一隻英短貓咪在換季期間反覆打噴嚏,主人給牠服用牛初乳粉作為補身手段,結果兩日內出現嚴重腹瀉。獸醫確認為乳糖不耐引致腸胃炎。

✅ 建議:

  • 選擇低乳糖或無乳糖成分的免疫補品;
  • 由小劑量開始,觀察反應;
  • 對腸胃敏感的貓,應慎用乳製補品。

三、中藥補品或植物萃取,小心毒性與肝腎負擔

現今不少寵物健康產品引入中醫概念,如靈芝、人參、黃芪等「補氣養生」藥材。部分主人更會將人用中藥劑型如花旗參粉加入糧中餵食,期望「以人之道養貓狗」。

🐶🐱 寵物的身體知識:

  • 貓狗的肝酵素系統與人類不同,牠們代謝某些草本成分的能力極低;
  • 尤其貓的肝臟解毒能力較弱,中藥中的生物鹼、苷類成分容易累積導致肝損傷。

💡 真實例子:一隻12歲的貓咪因年老氣虛,被主人持續餵食人參粉拌糧一個月,結果定期驗血發現肝指數明顯上升,需停用補品及服用護肝藥物數月才能恢復。

✅ 建議:

  • 絕不建議將人用中藥直接餵飼寵物;
  • 中草藥需由熟悉寵物中醫的專業人士指導;
  • 肝腎病動物特別需避免服用過多「補藥」。

四、濫用益生菌或多種混合補品,反令腸道失衡

益生菌能促進腸道健康,是很多主人在寵物便便軟爛、消化不良時的第一選擇。不過過量餵食、或長期使用多種不同益生菌產品,反而可能打亂腸道微生態平衡。

🐶🐱 寵物的身體知識:

  • 每隻寵物的腸道菌群本來就獨特,強行加入過多菌種未必能「幫助」,反而會引起腹瀉、肚脹或消化吸收差;
  • 益生菌產品若儲存不當或接觸水分,也可能變質產生有害菌。

💡 真實例子:有主人因為貓咪排便偏軟,每天餵3種不同品牌益生菌粉拌糧。結果貓咪出現反覆嘔吐及脹氣,經檢查確認腸道菌群失衡,需停用所有補品並用藥物調理。

✅ 建議:

  • 針對性使用單一益生菌產品;
  • 不建議長期無原因補充;
  • 補充期間觀察便便質素與飲食變化。

總結:補品不是萬能靈藥,用錯反變「毒」

補品雖然能在特定情況下為毛孩提供額外幫助,但選用時須考慮以下三點:

  • 「需唔需要」永遠排第一
    不是每一隻寵物都需要補品,健康良好的毛孩過早補充反而增加身體負擔。
  • 應該考慮「啱唔啱」而非「貴唔貴」
    更重要選擇產品前,應了解寵物物種、年齡、疾病史及生活習慣,確保成分安全。
  • 「問清楚」先好餵
    諮詢獸醫、營養師或具備專業知識的寵物顧問,是避免好心做壞事的最佳方法。

記住一句話:「補得啱先叫愛,補得錯反變害。」多一分了解,就能少一分傷害,為毛孩健康守好第一道防線。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