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心被小貓咪「PUA」!五大常見招數
養貓的人常常會發現,自己不知不覺就被小貓咪「拿捏」了。其實,貓咪也有一套「PUA」的方式,用撒嬌、冷淡甚至小霸凌來影響我們的行為。下面就來看看幾種常見的「渣貓招數」,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。
限制行動
許多飼主發現,自從有了貓咪之後,就不敢晚歸,也不敢長時間外出。因為想到牠們在家裡孤零零等待,內心就會心軟。這是貓咪的「限制行動」策略,透過賣萌、守在門口,讓你迫不及待想回家。
應對建議:回家後給予高質量陪伴,例如互動玩耍、按摩,讓貓咪的黏人轉化為更正向的依賴。
逐漸霸凌
從剛回家的小心謹慎,到後來推倒物品、半夜踩醒你,甚至不埋便便,貓咪的「壓制感」會逐漸升級。這是一種慢慢挑戰飼主底線的方式。
應對建議:要及時教育,使用低沉嚴肅的語調與固定禁令詞(如「NO」)來糾正錯誤。讓貓知道哪些行為不可為,建立清晰的規則。
操縱飲食
有的貓會挑食、不吃主食,只等零食;還會透過「冷落」或「撒嬌」來迫使你滿足牠的要求。這就是標準的「以退為進」。
應對建議:定時定量餵食,主食不吃就收走,避免縱容挑食。零食僅作為正向獎勵,例如乖乖被抱或完成互動後再給。
冷淡與偏心
很多人會覺得貓對自己冷淡,卻對陌生人表現熱情,導致懷疑自己不夠好。其實這往往是貓咪的天性,或只是單純「換了個新玩伴」的新鮮感。
應對建議:不要因此焦慮,理解這是正常現象。與其比較,不如繼續穩定陪伴,貓咪最終還是會把你視為最重要的人。
暗中監視
從你煮飯、洗澡到工作、睡覺,貓咪總是悄悄盯著你,甚至踩鍵盤「傳送情報」。這種持續的監視,既是佔有慾,也是一種安全依戀。
應對建議:接納牠的黏人,並透過互動與陪伴來加深信任。與其覺得被「監視」,不如視為一種愛的表達。
總結
小貓咪的「PUA」招數雖然有時讓人哭笑不得,但其實背後都是依賴與愛的表現。作為飼主,我們要保持清醒,不被「操縱」而失去原則,同時又要以耐心和愛心回應。建立規則與信任並存的關係,才能讓彼此相處更和諧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CItSrretWU
Youtube專欄:靜靜養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