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人給貓咪的文雅稱呼

貓咪的可愛在現代備受喜愛,而在古代同樣深受人們青睞。雖然古代的貓品種沒有如今那麼多,但古人憑藉對毛色與特徵的觀察,為貓咪取了不少形象又富詩意的名字。從這些稱呼中,不僅能看出古人對貓的喜愛,也能窺見文化與審美趣味。

烏雲蓋雪

古人常用「雪」形容白色,用「烏」代表黑色。全身漆黑的貓被稱為「烏雲」或「孝鐵」,而全身雪白的則被稱為「齒玉」或「肖飛鏈」。如果背部是黑色、腹部和四肢潔白,這類貓就被稱為「烏雲蓋雪」。如今,這類花色的貓咪常被稱為「奶牛貓」或「賓士貓」。

踏雪尋梅

這是一個極富詩意的名字。全身黑色的貓,唯獨爪子是白色,肉墊粉嫩如梅,因此得名「踏雪尋梅」,又被稱為「雪裡鑽」。這種對細節的描繪,充分展現了古人浪漫的命名方式。

金絲虎

全身金黃的「菊貓」在古代被尊稱為「金絲虎」,顯得威武又不失華麗。古人認為純黃的毛色最為上品,象徵尊貴與富貴。若身體為黃色,腹部與四肢帶白,則被稱為「金背銀床」;若黃色分布不勻,則有「雪地金驢」、「金粘叉銀瓶」等更細緻的稱呼。

滾地錦與梨奴

斑斕花色的貓,也有各自的名稱。黑黃相間的被稱為「滾地錦」,白肚皮的則被叫做「猴踩霞」。梨花貓在古代被稱為「梨奴」,著名詩人陸游就是梨花貓的忠實愛好者,他甚至為愛貓寫下多首詩篇,可見古代養貓文化的盛行。

四十好

全身毛色純一,連眉毛、鬍鬚都是相同顏色的貓,被古人稱作「四十好」。其中又可細分,如全白稱為「齒玉」、全黑稱為「玄貓」、全黃則為「金絲虎」,每一種稱呼都蘊含著獨特的美感與文化象徵。

總結

古人為貓咪取的名字,既展現了細緻的觀察力,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浪漫理解。從「烏雲蓋雪」到「金絲虎」,這些稱呼不僅文雅,還透出吉祥與情感的寄託。養貓不僅是一種陪伴,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。

 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6QyMUOK18Q

Youtube專欄:靜靜養貓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