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概念篇:從形成到預防的一站式解讀

癌症是如何形成的?

癌症的核心原理在於「正常細胞癌化」。這一過程主要由基因突變的累積所驅動,涉及兩類基因:

  • 致癌基因(油門):突變後會使細胞不斷分裂,失去控制。
  • 抑癌基因(煞車):原本用來抑制細胞過度增生,但若失靈,細胞便會瘋狂增殖。

當突變持續累積,細胞由正常轉為癌初始細胞,再進入癌前期,最後成為惡性腫瘤並擴散。雖然接觸致癌物後幾天內即可產生癌初始細胞,但人體仍有多重保護機制,包括 DNA 修復系統、細胞凋亡以及免疫清除。只有當這些系統失效或被癌細胞逃脫時,癌症才真正形成。

助長癌症的危險因子

癌症的風險因子可分為自身因素環境因素

  • 自身因素:家族史與遺傳基因突變,會使得同樣環境下更容易罹癌。
  • 環境因素:抽菸、喝酒、加工食品、西式飲食、慢性發炎、空氣污染、輻射、幽門桿菌、B 型與 C 型肝炎病毒、人類乳突病毒等,都會加速癌化過程。

癌變的過程

  1. 正常細胞癌初始細胞:可逆階段,若 DNA 修復成功可恢復正常。
  2. 癌初始細胞癌前期細胞:突變持續累積,需數年至數十年,進入不可逆轉。
  3. 癌前期細胞癌細胞:癌細胞具備持續生長與擴散能力。
  4. 癌細胞轉移:形成惡性腫瘤並擴散至其他器官,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。

現行癌症治療方式

癌症治療主要分為局部與全身性兩大類:

  • 局部治療:手術切除、放射治療(電療)。
  • 全身治療:化學治療、標靶治療、免疫治療、荷爾蒙治療。
    這些療法各有優劣,往往需要搭配使用,以達到最佳效果。

癌症的預防策略

  • 遠離致癌物:少抽菸、不喝酒、減少加工食品與含糖飲料攝取,避免空氣污染。
  • 健康生活習慣:選擇原型食物,控制油炸與高糖飲食,保持規律作息,維持良好免疫系統。
  • 環境管理:注意空氣品質,必要時使用空氣清淨設備。
  • 定期篩檢:特別是高危險族群(如有家族史、長期接觸致癌物、年紀較大),及早診斷有助於提升存活率。

結語:預防與篩檢是守護健康的根本

癌症的發生雖然源於基因突變,但生活方式與環境因素同樣舉足輕重。透過健康飲食、避免致癌習慣、維護良好環境,再加上定期篩檢,我們便能大幅降低罹癌風險。提早發現、提早治療,才是對抗癌症最關鍵的武器。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Mqtgw9lzR4
Youtube
專欄:WHY WHITE 為什麼醫學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