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真正奪命的原因:六大常見併發症揭秘

臨床觀察下的真相

在大眾的認知裡,癌症往往被視為直接的死亡元兇,但實際上,癌症病人多數並非死於腫瘤本身,而是因為腫瘤引發的一連串併發症。根據臨床醫師 Dr.J 的觀察,死因往往複雜而多元,並不會只有單一原因。

他分享了六個常見的癌症致死併發症,並配合臨床案例,帶出不同角度的理解。

首先是感染。癌症病人容易因免疫力下降、腹水感染,或化療等治療造成白血球減少,而陷入敗血性休克,最終導致死亡。其次是出血,例如腫瘤破裂或侵犯血管,會造成大量失血,甚至出現頸動脈爆裂的危險情況。第三是阻塞,腫瘤若長在呼吸道、腸胃道或泌尿道等位置,會導致呼吸困難、腸道阻塞或黃疸,進而引起嚴重感染。

第四是壓迫效應。腫瘤壓迫到血管、氣管或神經系統,會造成缺血、呼吸困難、骨折或癱瘓,嚴重時甚至因腦壓過高直接導致昏迷。第五是腎衰竭,可能由腫瘤裂解症候群、肝腎症候群或治療藥物引起,當毒素無法排出,最終會致命。最後是離子不平衡,例如高血鈣或高血鉀,會引發昏迷、癲癇,甚至心臟驟停。

這些並發症往往互相關聯,最終導致病人病情惡化。

結語:理解死亡機制,仍能帶來意義

Dr.J 指出,癌末病人即使已經無法挽救,也應該知道自己會如何走到生命的終點。透過認識這些致死併發症,能讓家屬與病人更清楚整個過程的真相。這份理解,或許能減少一些未知帶來的恐懼。
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Iwx8Lqc35M
Youtube
專欄:WHY WHITE 為什麼醫學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