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原來你成日沖錯涼?3個錯法可能會搞到你皮膚差!
在日常生活中,沐浴是一項看似簡單不過的習慣,許多人從未留意沖涼的方式是否正確。事實上,不恰當的沐浴習慣不但無助潔淨,還可能破壞皮膚屏障,導致乾燥、痕癢、脫皮,甚至誘發敏感反應。尤其是香港或亞洲地區氣候潮濕又多變,更需要有正確的沖涼與護理方式來保護皮膚健康。
本文為大家分析三個常見的沖涼錯誤,並推薦合適產品及日常護理小貼士,讓你可以輕鬆改善膚質,遠離乾燥與不適。
錯法一:用水溫過高
熱水雖然令人感覺放鬆,但高溫會破壞皮膚天然油脂,令皮膚失去保護膜,導致乾燥及繃緊感。長期使用熱水沖涼更可能引發敏感及紅腫等症狀。
✅ 建議做法:
- 將水溫控制在攝氏37至39度。
- 沖涼時間控制在10-15分鐘內,避免長時間曝露於熱水中。
錯法二:使用過強或錯誤的沐浴產品
部分沐浴露含有強力清潔劑(如SLS、SLES)、香料或防腐劑,對皮膚刺激性高,特別是乾性或敏感性膚質更易受損。長期使用會破壞皮膚的微生態環境,令肌膚更乾或更容易發炎。
✅ 建議做法:
優先選擇溫和、pH中性、無香料或低敏感配方。
每日只清潔容易出汗或有氣味的位置(如腋下、私密部位、腳底),其餘部位可用清水輕輕沖洗。
🧴 推薦用品:
品牌 |
產品名稱 |
特點 |
Cetaphil |
Gentle Skin Cleanser |
無香料、pH平衡、適合敏感肌 |
Eucerin |
pH5 Shower Oil |
含天然護膚油脂,適合乾燥或濕疹肌 |
Aveeno |
Skin Relief Body Wash |
含燕麥精華,舒緩痕癢與乾燥 |
Curél |
Foaming Body Wash |
日本敏感肌專用,含神經醯胺成分 |
錯法三:沖涼後不即時保濕
皮膚在沐浴後的3至5分鐘內水分會迅速流失,若不立即鎖水,會加劇乾燥、痕癢與脫皮情況。
✅ 建議做法:
- 沖涼後輕印乾水分,避免大力擦拭。
- 在皮膚仍微濕狀態時即時塗抹保濕乳液,形成鎖水屏障。
🧴 推薦用品:
品牌 |
產品名稱 |
特點 |
CeraVe |
Moisturizing Cream |
含神經醯胺、透明質酸,全天候保濕 |
La Roche-Posay |
Lipikar Baume AP+ |
法國藥妝,修復皮膚屏障,適合濕疹肌 |
Aveeno |
Daily Moisturizing Lotion |
天然燕麥成分,舒緩及保濕 |
Bioderma |
Atoderm Intensive Baume |
舒緩極乾肌,抗敏保護配方 |
打造健康沐浴習慣
- 每週1-2次溫和去角質:如使用不含磨砂粒的酵素型或乳酸型產品,能幫助清除老廢角質,改善吸收力。
- 避免使用毛巾過度摩擦皮膚:過度用力會破壞皮膚表層,尤其敏感膚質建議只用手或柔軟海綿清潔。
- 保持浴室通風乾爽:潮濕環境易滋生霉菌與細菌,影響皮膚健康。
結語
護膚不單靠塗護膚品,從沖涼開始養成正確習慣同樣重要。調整水溫、選對清潔與保濕用品,以及在沖涼後即時鎖水,這些小動作往往是改善肌膚狀態的關鍵。下次打開花灑時,不妨回想一下這篇文章的建議,讓每次沖涼都成為滋養肌膚的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