唔講唔知!原來7成香港人早餐都食錯咗!

唔講唔知!原來7成香港人早餐都食錯咗!

「早餐要食好」,這句說話幾乎人人都聽過,但真正做到的人有幾多?根據本地營養學會及多個健康調查顯示,超過七成香港人每日的早餐習慣其實未如理想。部分人選擇高糖高脂、高澱粉低纖維的「空卡路里早餐」,更有人長期無食早餐,結果不但無法為身體提供穩定能量,長遠甚至可能影響血糖、集中力及代謝健康。

在講求效率與便利的香港社會,早餐變得倉促和形式化,為了「快」,不少人選擇以菠蘿包、腸粉、香腸公仔麵、奶茶等作為一日的開始。然而,這些選擇是否真的對健康有利?又有沒有兼顧飽腹感、營養與效率的新選擇?本文將提供更健康、快捷、實用的早餐建議。

一、香港人的早餐現況:你可能也中招了?

根據本地一項針對1,500名上班族及學生的調查,顯示:

  • 約72%受訪者的早餐以白麵包、即食麵、腸仔包、炒蛋多士等高碳水、高脂肪食物為主;
  • 當中有不少受訪者表示「唔食早餐唔得,但冇時間煮」,所以選擇茶記「早餐套餐」或便利店食品應付;
  • 約25%人平均早餐攝取蔬菜量少於30克;
  • 超過60%上班族表示「早餐後易眼瞓、唔集中」,反映血糖波幅大;
  • 更有15%受訪者一星期最少有三日「唔食早餐」,以咖啡或奶茶代替。

常見「錯誤早餐」例子:

早餐選擇

問題所在

菠蘿油 + 奶茶

高糖高脂,血糖波動大,易令精神下滑

腸粉 + 熱檸茶

澱粉比例過高,蛋白質及膳食纖維不足

公仔麵 + 炒蛋 + 香腸

飽和脂肪及鈉含量偏高,營養不均

凍奶茶 + 蛋撻

糖分過量,對胰島素分泌造成壓力

只飲咖啡

無碳水無蛋白質,影響血糖穩定

 

二、理想早餐應具備什麼條件?

營養師建議,一個理想的早餐應包含以下三大元素:

  1. 複合性碳水化合物
    提供持久能量,避免血糖大起大落,如燕麥、全麥麵包、糙米飯糰等。
  2. 高品質蛋白質
    有助維持飽足感與肌肉代謝,例如水煮蛋、低脂乳酪、無糖豆漿、雞胸肉片。
  3. 膳食纖維與健康脂肪
    改善腸道健康,延緩葡萄糖吸收,常見於堅果、牛油果、蔬菜、水果等食材中。

三、早餐時間緊迫?推介五款適合香港人的「快手營養早餐」

以下是針對香港都市節奏設計的快捷又均衡早餐建議:

  1. 燕麥乳酪杯(5分鐘)
    做法:即食燕麥 + 無糖乳酪 + 奇亞籽 + 新鮮水果(如香蕉或藍莓)
    ✅ 提供蛋白質、益生菌、抗氧化物與纖維
    ✅ 可前一晚準備冷藏(overnight oats)

  2. 全麥三文治配無糖豆漿(8分鐘)
    做法:全麥麵包夾煎蛋、生菜及火雞胸或吞拿魚,配無糖豆漿一杯
    ✅ 鈉含量相對低,蛋白質與蔬菜兼備
    ✅ 適合帶走食用
  1. 糙米飯糰 + 茶葉蛋 + 生果(預先準備)
    做法:糙米飯糰內餡可用三文魚鬆或素菜;搭配一隻茶葉蛋和蘋果
    ✅ 飽足感高,血糖反應穩定
    ✅ 適合地鐵途中食用

  2. 香蕉花生醬多士 + 豆奶(3分鐘)
    做法:全麥多士 + 無糖花生醬 + 半隻香蕉切片,配豆奶
    ✅ 快速完成,蛋白質與脂肪比例適中
    ✅ 不需煮食器具,方便上班族
  1. 即飲高纖蛋白粉 + 水煮蛋(即開即食)
    適合:完全冇時間但唔想捱肚餓的人
    ✅ 均衡蛋白質與能量供應,控制飢餓
    ✅ 可常備辦公室或書包內,隨時補充

 

結語:早餐唔應該「求其食」

早餐是啟動新陳代謝與腦部運作的關鍵時段,錯誤或缺乏營養的早餐只會讓人更疲累、更易嗜睡,甚至引致長期血糖紊亂、肥胖或消化問題。尤其對學生與上班族而言,早餐吃得對,整體工作與學習表現都會明顯提升。

切勿因為趕時間或沒有胃口而選擇跳過早餐,或以高糖高油食物草草了事。不妨預早一晚簡單準備,或調整生活節奏,讓早餐變得健康又實用。畢竟,身體係自己嘅,保養要由第一餐開始。

返回網誌